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5,(4):14-16
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宁波再次入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而且排名更上层楼。在200个中国城市中,宁波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和杭州,把天津、苏州甩到了身后。而在2004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排名第八位。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6,(4):M0001-M0001
在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宁波再次进入中国城市竞争力20强。这份由著名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主编的《蓝皮书》选出的20强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高雄、澳门、新竹、基隆、杭州、宁波、苏州、台南、天津、厦门、大连、无锡、沈阳、青岛,其中宁波排名十二。如果仅以内地城市  相似文献   

3.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主要引擎,其中工业投资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宁波的工业投资虽然已经走出"十一五"时期的低谷,但与苏州、无锡、杭州等都具有副省级行政级别、都在长三角区域的兄弟城市相比,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看,都存在不少差距。课题组针对工业投资的典型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宁波工业投资发展相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举措与做法,为宁波进一步扩大工业投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戴娜  林绍芳 《浙江经济》2012,(14):48-49
与苏州、杭州、无锡和青岛等相关城市相比,宁波服务业发展总体比较优势相对较弱,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显著,生产性服务业是今后提升宁波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发展空间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宁波市近年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服务业已经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与苏州、杭  相似文献   

5.
秦武平 《沪港经济》2004,(10):52-53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宁波……这么多明星城市云集于"长三角",成就了中国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区域。明星城市济济一堂,是互争还是互利?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布局中,昔日的竞争对手如今如何联手?  相似文献   

6.
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6个城市经济总量列长三角地区前列,6个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长三角地区的份额达到67%,分析和研究6个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三旭 《宁波经济》2004,(10):11-12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选择产业重点客观分析宁波制造业现状,综合评价制造业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为便于分析,选取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城市(以下统称所选城市)作为比较对象。  相似文献   

8.
连玉明 《科学决策》2007,(10):58-59
国内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出炉。“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指数”,以“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五大指标体系,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品牌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2007年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青岛、成都、宁波和苏州。另外两个直辖市天津、重庆分别排在第11位和第21位。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10,(20):F0004-F0004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处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之间,是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委托管理城南、嘉北、塘汇、长水四个街道,规划控制面积11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刘兴景 《宁波通讯》2012,(16):21-21
总部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东南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杭州、苏州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城市都非常重视,宁波也把总部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什么当前总部经济会成为一个热点?其理由有三:(1)总部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服务于生产环节的研发、营销等功能却显得滞后,其发展迎来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市建设中,如何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宁波城市文化特质,如何使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相互相成,促进宁波经济新一轮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是:宁波城市主题文化的确立。本文通过对城市主题文化内涵与意义的诠释,分析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宁波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深圳、杭州等副省级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运用岭回归,比较宁波与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然后找出宁波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宁波经济发展的动力,明确宁波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杭甬运河西接京杭运河杭州段,东连宁波甬江至宁波一舟山港,途经我省杭州、绍兴、宁波三个经济发达城市。航道起自杭州三堡,经钱塘江、‘浦阳江、西小江、曹娥江、四十里河、姚江、甬江,终于宁波甬江,全长239公里,共有7道闸门(其中到绍兴为5道闸门)。近期全线按Ⅳ级航道规划与建设(即通航500t级船舶标准),远景规划为Ⅲ级航道。杭甬运河分为杭州、绍兴、宁波三段,计划在2007年底全线通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影响投资回报率。商务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投资抉择.因此也是影响城市引资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浙江由于商务成本不断上升,大量浙企开始外迁。在引资竞争中也与上海、江苏差距甚远。本文通过对浙江三个经济领头羊城市杭州、宁波、温州及长三角区域四个竞争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的商务成本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浙江城市的商务成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区域中心城市,拥有北仑深水良港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和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但长久以来,宁波在吸引、招纳人才方面远不如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如何发展省会经济,这是摆在杭州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杭州、宁波、温州三大城市的经济增长都很快,经济实力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2002年,宁波、温州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和1055亿元。有专家预言,宁波将是未来浙江省工业经济布局的中心,杭州工业中心的地位会减弱。在这种形势下,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兴市”的战略口号,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梅燕 《开放导报》2012,(4):109-112
"十一五"以来,苏州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在阐述数字城市、无线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针对苏州目前智慧城市技术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稳步、精准、长期推动智慧苏州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长三角港口群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江阴、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16个城市,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分别占全国的21%和39%.  相似文献   

19.
郑海平  何晓南 《宁波经济》2004,(5):17-18,21
通过国内18个相关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分析比较,明确宁波科技竞争力的总体排名位置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以杭州为赶超目标,提出提升发展宁波科技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把握宁波城市创新的优势与不足,2010年1月,宁波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这对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