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5号令)(以下简称《规定》)于200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交警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教育优先的执法理念,还规定了各省、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确定适用口头警告的具体范围和实施办法。《规定》明确了执法教育的操作性规定,强调滞纳金数额不得超过罚款数额本身,强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规范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使用,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 规定》的附件6“文书印制、填写说明”中规定:“按照一般程序处罚时,当事人对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的,行政强制措施 凭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 书)可以作为违法行为人的调查笔录”。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不符合法定程序。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 为处理程序规定》,无论是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凭证”,还是制作“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都可以由一名 交通警察实施。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 交通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由一名交通警察现场实施,而一名 交通警察是不能按照一般程序…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而《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2013年"史上最严交规"的实施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了适应社会形势风云变幻,作为管理者的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思考、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订与改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其配套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登记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5号令)(以下简称《规定》)于200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交警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应坚持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7.
值日警官     
《道路交通管理》2021,(1):62-63
秩序问:对有多起逾期未处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有什么规定和要求?答:根据公安部《非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操作规程(试行)》规定,机动车有五起以上未处理违法行为记录,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理且未申请延期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管理》2020,(5):46-47
为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一、《程序规定》修订的主要原因和考虑是什么?答:《程序规定》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于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程序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公安交管部门执法行为,保护交通参与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对《程序规定》作出修订: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2004年颁布、2008年修订。修订实施十年来,该程序规定为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提供了基本规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管理》2004,(6):25-30
第二章 现场处理程序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以下简称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本规定实施。第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公正、公开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应当给予处罚的,依据违法行为的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第四条 对交通警察执勤、执法中当场发现的违法行为的处罚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对交通技术监控资料…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交通标志是指用特定颜色的图形、符号、线条、文字等制作的,对交通流进行导向、警告、规划或指示的道路交通信号。它是现代道路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是无声的“道路交通语言”。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分为2大类:主标志和辅助标志。其中主标志又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全新局面。新法对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作了新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使用更为严格,客观上迫使我们迅速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鉴定机构,以保证证据的合法性、正确性、有效性。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大背景下,天通司法鉴定中心于2004年7月21日开始受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鉴定业务。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酝酿筹建专门的技术鉴定机构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如何按照新法的规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鉴定机构,提升技术鉴定水平,解决交通管理执法需要。二是借…  相似文献   

12.
设立救助基金的背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利用强制保险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通过浮动保费减少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是  相似文献   

13.
一日,陕西省咸阳市一位出租车司机,驾车过路口右转弯时绕人行道行驶,某交警大队执勤交警以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按简易程序给予罚款100元的处罚。司机对此不服,以“处罚依据不符,不在交警的职权范围”为由,向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申请行政复议。交警支队法制部门经过询问调查取证,认为司机的违法行为属实,交警大队决定处以100元罚款是适当的,但是执勤交警出具的《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内容有错。司机的行为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的规定,应当按照第九十条“违反道…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管理》2005,(5):42-42
我们在高速公路巡逻时经常遇到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未在一定距离放置警告标志。《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此没有规定,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已经一周年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将交通事故认定书规定为证据,并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由此确立了交通事故原因责任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近日,公安部修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57号),新《程序规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进一步规范执法、推进便民利民为立足点,《程序规定》重点对6个方面内容作了修改:一是交通违法行为人可以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按照原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只能在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机动车登记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新规定明确机动车驾驶人对交通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的,既可以选择在违法行为发生地处理,也可以选择在发生地以外的任意地方公安交管部门接受处理,行政处罚按照发生地的处罚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17.
值日警官     
正秩序问:车辆被探头拍下的交通违法,最迟多长时间就能在网站上查到?答: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自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违法行为记录资料之日起的十日内,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记录内容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违法行为的证据"。第二十条规定:"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行为信息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后三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提供查询"。因此,最晚可在违法行为发生十三日后在网上查询。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修订后的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推出了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改革措施,在试点的基础上,6月30日起全国全面实施。自2020年5月1日起,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  相似文献   

19.
“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执勤民警最基本的一项权力,在我国许多相关法律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执法浮动权”。就交通执法而言,交警根据行为人违法情节轻重,罚款额度有所不同,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罚手段。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其中不少条款都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做出了“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规定。这两种金额之间的“差”,便是赋予民警的“自由裁量权”。应该说,“自由裁量权”对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没有民警的这种“自由”,就没有广大交通参与者的自由,法律将因此变得苍白无力,其后果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20.
值日警官     
申请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有什么规定和要求?答:根据公安部《非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操作规程(试行)》第五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对违法行为事实无异议,且选择在违法行为发生地以外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处理地)处理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发生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理地协助发生地查验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以及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代为履行处罚告知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