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累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但同时也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表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适合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先后于1994年、2005年7月21日两次大的改革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走上了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轨道.汇率制度主要通过汇率行为影响贸易和投资,进而经济增长趋势和方式.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以及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实施稳定的钉住汇率制,还是实施更加灵活的浮动汇率制,以及汇率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加快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钟表 《中国物价》2012,(3):53-55
在上世纪中后期美德贸易失衡背景下,德国马克主动以小幅渐进方式拉长对美元汇率的升值过程,为德国经济持续增长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缓解了国内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稳定的压力。德国通过成功的汇率政策,既成功实现了大国经济起飞、持续增长以及低通胀水平,又稳步实现了大国货币汇率的自由浮动和资本项目的开放。德国的经验对当前中美贸易失衡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磊  李岩岭 《北方经贸》2014,(7):191-19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放开两方面内容,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容以及对商业银行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梳理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本文参考日元汇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研究,回顾了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述了汇率市场化改革成效,并对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纳入SDR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但是在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也必须兼顾调节国内经济的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本文从三元悖论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开放情况,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三者进行相应分析,认为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还是要看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经济是否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当前实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缓解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同时应谨慎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维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6.
毕颖 《北方经贸》2014,(7):186-186
随着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外汇储备充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要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变动,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抓住市场,随市场供求而适时变动,提高汇率变动的效率,真正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日益频繁,本文对2005年汇率改革后至2007年4月的汇率数据进行了单位根、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即期汇率市场是远期汇率市场的基础;同时还认为我国远期汇率对印期汇率的预期作用很弱,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说明随着我国汇率体制的改革,银行间远期汇率市场建立,即期汇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也说明远期汇率市场的定价机制和预期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显著,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趋势日渐明朗,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外向型企业的成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积极认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内涵、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应采取合理的调控与改革措施,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规避和抵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负面作用,对于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阐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正面与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的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但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人民币一直被要求升值,这与中国的储备型汇率制度矛盾。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目前执行的"弱势货币政策",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国情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人民币必须实现国际化,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完成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各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宇 《中国市场》2012,(50):38-4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从2011年年底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回顾了中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从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以来,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而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启动以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随着人民币汇率出现小幅、双向浮动,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开始减少,中国国际收支正在向均衡的方向调整,这样,中国经济才有可能走上持续稳定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也得到了不断增长。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金融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宏观经济增长过快等现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到我国货币供给,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稳定货币与汇率,促进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民币升值问题近年来一直成为国际金融的谈论焦点。全球经济失衡的不断加剧,使得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加上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维持双顺差,各方面因素都使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加大。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5%。虽然从2014年初人民币开始出现贬值压力,但汇率的长期走势仍由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金融改革与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英 《价格月刊》2008,(4):45-47
在一国对外金融体制中,货币可兑换、外汇市场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笔者认为,我国资本账户的未完全开放与外汇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已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障碍,应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市场规则才能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与否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冷却的国际话题,它总是在形形色色的利益压力下不断浮现于公众的视野,近期美国参议院的“汇率报复案”又一次将这个话题推向了高潮。本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汇总,并指出,中美贸易出现顺差主要缘于美国经济不景气,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则不仅取决于中美贸易情况,还取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目前,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已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准备了必要条件,改革的时机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加快,出入我国的国际资本自由度不断提高,并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及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国内外利率的相关性,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国内利率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国内外利率具有同向变化趋势,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二者不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在国际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人民币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平  叶青 《北方经贸》2005,(7):105-106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钉住美元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曾使中国成功地渡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国际经济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并使中国的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增长。但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的加快,国际资金流动的飞速增长,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完成,现行汇率制度会越来越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新的汇率制度将会应运而生。即汇率制度由钉住汇率制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转变,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尤为重要。本文浅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指出在具备何种外部经济条件下进行制度变迁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8.
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现了双向波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出现了1020亿美元和1774.6亿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家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成功改革,国内外资金大规模双向流动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这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提供新的机遇,也对中国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自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则是人民币汇率指数和美元汇率指数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