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录片后期创作剪辑所引发并确立的对象世界整体的重建、复制和再创造是不言而喻的。当材料画面经过剪辑选择表现为一个合成的局部时,才能被赋予纪录片的生命力。而编导的选择思想支撑着材料的具体形态和镜头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发展方向;后期剪辑选择中画面之间的合作同构,并非一种简单的技术流程表现和画面叠加,也不是纪录片艺术时空段落的物质填充,而是表现一定主题的某种特定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电影的叙事方式成为当下电影创作研究的重点。从非线性叙事对比的角度解读影片传达的战争主题,在几组镜头的非线性叙事中,探讨这种叙事方式产生的对比效应给影片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解读战争影片本身所传达出的人性和时代灵魂。  相似文献   

3.
叙述与展示:纪录片的话语模式及视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纪录片的话语,指的是用于交流的影视语言活动。而这种影视语言的话语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特征,又是一种先在的传统话语模式决定的,这就是叙述与展示性的话语模式。纪录片知觉形式首先是一种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视界内的,视界是定向思维与价值的先在经验结构,而纪录片的美学功能决定视界结构,因此,纪录片话语的实质就是视界结构的问题。叙述性话语表现出一元视界结构,趋向一统权威的视界;而展示性话语则是多元视界结构,作者放弃对事件的介入、控制和权威性意志,视界趋向零度。  相似文献   

4.
词汇意义的发展离不开词源学和语用学的研究,而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是语言的认知基础。隐喻和转喻作为人们的重要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汉语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隐喻和转喻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自产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以一种特有的多媒体叙事方式而存在,时至今日,已有了飞速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叙事形式已逐渐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阿甘正传》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影片以阿甘的身份及语言进行叙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全新的世界观。电影所采用的叙事结构改变了小说那种线性叙事的方式,叙述者阿甘还生活在故事中,并没有超然世外。电影通过对阿甘成长历程的叙述,用多种手段再现了美国曾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并以独特的人物传记方式,唤起了观众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6.
《美丽中国》是2008年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中视传媒(CTV)合作制作。以高清晰度方式拍摄使观众置身于中国的多彩风光中,其独特的语言镜头,传递着当下的新思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用高清技术设备,运用三维动画、场景再现、放缓拍摄速度等,使得纪录片一改以往朴素粗糙的画面,在各方面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7.
隐喻语际迁移在语言学习中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隐喻语际迁移认知层次的划分及其理据性分析反映出,语言相似性和语言相近性的认知关系是从一个源域向另一个目标域发展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感知变化以达到对目标域的认识.语言相似性和语言相近性不仅标示出事物的相互联系,而且是语言学习据以运作的重要机制,这对语言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对其进行范畴化的基础之上。然而,在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发现其在范畴归属上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种认知上的模糊导致了语言的模糊。在言语交际中,当交际主体对所使用的模糊语言持不同的看法,在无意中造成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和听话人的理解之间的错位,并因此妨碍了交际顺利进行的时候,模糊语用失误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方式之一,是一个认知域对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汽车命名是一个语言符号化过程,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思维。汽车隐喻命名过程中,源域事物的选取具类型化倾向,汽车名称因为隐喻映射,而获得丰富的隐喻意义,指向汽车外形、汽车功能与汽车文化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功能视角可以透彻理解SVC基本句型的修辞功能;在语言的"形式与功能匹配"理论指导下,英语SVC句能表达描述、叙事、定义、评述等多种功能,其中评述功能最为重要。根据"英语重句法结构"、"汉语重信息结构"的思想,在翻译时应正确理解原文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准确切分复杂句中的语言事件,先叙事,后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