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经济发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把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江苏沿海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开发模式的选择决定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方向。本文在介绍江苏沿海开发的现状和比较分析国外沿海滩涂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因素的SWOT分析,对我国江苏沿海开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小兰 《特区经济》2010,(12):59-60
江苏沿海开发已"升级"为国家战略,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属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进行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关键。产业园区是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为培育江苏沿海园区产业集群提供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列为国家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紧抓住新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东部的开放优势,加快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步伐,对于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和促进西部地区跨越式赶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促使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形成了城市群崛起的雏形和趋势继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大发展之后,我国沿海大城市群的发展进入第三次浪潮,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按照我国沿海大城市群的演进趋势和合理布局的需要,笔者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应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一并纳入全…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对江苏沿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要着眼于五方面。  相似文献   

5.
构建江苏沿海开发投融资体系的思路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楠 《特区经济》2010,(3):41-42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沿海地区3市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加快构建沿海开发投融资体系,发挥金融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沿海开发中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完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顾为东 《特区经济》2002,(10):12-15
江苏沿海经济带地处西太平洋沿岸的黄海之滨,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3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标准海岸线长954km,土地面积为3.04万km~2,与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隔江相望,拥有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江苏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中国东部沿晦地区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的经济凹地。在新世纪初,加速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沿海,而江苏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却在沿海。江苏是人口和经济大省,资源紧缺是长期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江苏拥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经济崛起势在必行。江苏沿海开发需要构建七大产业集群,港口城市经济历来是海洋经济的龙头,连云港要抢抓机遇,发挥江苏海洋经济的领先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玫 《宁波经济》2009,(9):28-29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土地后备资源丰富,蕴涵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对于带动江苏全局振兴,完善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布局,带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沿海开发将是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地区位于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加快江苏沿海产业带建设,对培育产业特色、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实现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大丰港的大丰市,必须充分发挥沿海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江苏沿海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处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居全国前列,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条件。本文主要采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四个基本指标对江苏省及各地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进行了测量与计算与分析,判断其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并根据这种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耀彬  刘莹  胡观敏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14-17
城市化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找到一个城市化适宜水平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文章在梳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城市化均衡模型和引用Logistic方程,测算并分析1979—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原因,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总体上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该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江苏省适宜城市化水平与现实水平存在明显偏差,两者轨迹几乎不存在长时间重合,但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就江苏省城市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盐城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兵 《乡镇经济》2009,25(9):65-67
盐城沿海地区位于“海上苏东”战略的最前沿。文章从盐城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角度出发,阐述了盐城沿海地区城镇化的特征,分析了盐城沿海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滩涂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中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江苏城市化呈现人口向城镇聚集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式发生根本转换、城镇体系日趋合理等新特点;但也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化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为此应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都市困为重点促进城市化、实施“三沿战略”、推动制度配套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31个城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距离加权矩阵,使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房价的关系。研究表明:空间相关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了浙江、江苏和安徽房价上涨;实际FDI与房价的关系在省际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浙江和安徽实际FDI与房价呈显著正相关,而江苏实际FDI与房价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仲素梅  武博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06-108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苏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苏南土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苏南摆脱资源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土地法律,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调整非农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王兆辰  王华清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29-132
为推进建设新江苏进程,江苏省着力打造徐州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苏北的崛起。客观、准确地评价徐州的区域发展竞争力,提出提升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是缩短徐州与苏南城市差距的重点。基于此,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概括出影响江苏省城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主因子,进而通过城市间比较分析,总结出江苏省城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评定出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并从国际化、工业化等方面提出提升徐州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士才 《特区经济》2008,(12):43-44
江苏省在"两个率先"战略指引下,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了农民富裕的步伐,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已经开始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人口、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经济五大方面对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进行测算与分析,指出了江苏省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和产业结构水平等四方面落后于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付光辉  潘婷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28-335
依据2005—2019年江苏省各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5—2019年各地级市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2005—2019年,江苏省不同地级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均不一致,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协调类型空间分异显著,从整体状况来看,呈现了由南向北递减的格局,南部城市整体水平更高,二者的协调发展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