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2.
王绍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2,(2):13-16
一、调整产业结构成了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198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1989年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经过了三年的努力,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得到了缓解,通货膨胀率得到了控制,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基本转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因此中央宣布治理整顿基本结束,转入深化改革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由工业化步入信息化、知识化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被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所取代,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升级阶段,面临着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大任务,必须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依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实施动态的、具有前瞻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产业竞争是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和速度,决定… 相似文献
4.
5.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日益增加。应重点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以及金融危机的易传染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调整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日益增加,因此,本文从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环境,着重指出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以及金融危机的易传染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调整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11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下滑,传统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下政府工作任务的重心。然而,中国产业结构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在中国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中逐步累积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是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当前的环境下仅依赖市场的自发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合理利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成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媛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3)
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策略是:深化理论研究;加速经济体制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尽量降低产业"退出壁垒"的门槛,减少产业退出成本;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并重;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有: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出口;整体设计,分步推进产业调整;改进利用外资的方式,加速技术转移过程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组成的一个系统,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价格政策.而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则表现为汇率政策与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矛盾,以及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1.
12.
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发现如果中央银行要实现开放经济下不同目标制的最优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成为稳定国内经济,有效应对国内外冲击与实施独立和内向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We use a standard New Keynesian model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extended to include a government sector, to investigat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Australia. A calibrated model with a fixed exchange rate regime, similar to the gold standard, does well in replicating the dynamics of output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 We then ask to what extent shocks to the economy would have been moderated by adopting modern‐day policies. We find that if policymakers had adopted a flexible exchange rate with a Taylor rule policy that output fluctuation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would have been moderated by up to 25%. Changes in government fiscal policy would also have moderated output fluctuations, but by a slightly smaller amount. Overall, we find that improved policy could have reduced output fluctuations by almost 50%. 相似文献
14.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天扬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3):56-65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供应量受制于外汇储备使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双顺差积聚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有关。应该改善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为意愿结售汇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打通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长期使用外汇冲销干预带来的各种政策弊端和机制扭曲。 相似文献
15.
曹林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2(6):8-13
本文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银行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工商银行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6,11(6):26-33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江苏“十一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确保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银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考察了国内外银行调整产业结构的成功经验,围绕江苏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远景目标,提出了工商银行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金融产品组合创新、优化行业资金结构、开辟新的信贷市场领域、实现客户结构战略转型等支持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路径;并剖析了银行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工商银行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深化改革的内部措施和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宁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4,(3):15-23
本文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分别考察了广东省金融结构、银行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运用2006-2011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省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发现广东省银行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表明行业的发展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股票市场由于不完善及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1980-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长期的负向影响。因此,必须提高银行业的竞争,逐步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同时加强股票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效应:财政诱导与金融跟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琪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6(6)
采用不变系数模型对2003~2009年中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财政政策结构调控的综合效应高于金融政策,各政策工具效应排名依次为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支出政策与直接融资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金融职能的财政化,且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构建两者调结构的良性互动机制,需要遵循财政杠杆作用为先、差别化金融调控为主的搭配原则,最终形成以财政诱导来撬动金融资源定向流动、以社会融资总量为参考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亮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1(1):25-29
武陵山片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化明显,在武陵山片区的71个区县中,份额分量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是推动这些区县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除湖北11县市产业结构贡献率为负值外,其余县市产业结构效益显著,但竞争力均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关系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全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非线性阈值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动态变化,并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产业结构趋于成熟时,就业效应反而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