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宁  林原 《辽宁经济》2012,(10):22-24
辽宁省持续呈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并且能源消费以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但碳排放量却随GDP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对此加以计量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二氧化碳减排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个是提高低碳能源消费的比重。中央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相信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政府会给各省市明确的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的绿色转型,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一个核心指标。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促进中国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非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政策规划和引导。需要非化石能源产业来带动科技创新,增强行业和国家竞争力,同时需要加快碳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间接促进非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可再生能源既不能帮助世界经济完成低碳转型,也不能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世界能源消耗的80%仍来自化石燃料。在这一转型关头,捕获和储存来自于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二氧化碳就成了一个破解两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占比,提高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包括核电工程、风电能源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7):60-61
能源税收的调整,必将给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者和整个市场一个清晰的信号:化石能源的“廉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的能源格局将由资源主导转向科技主导,设备和技术是决定能源利用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所引起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碳减排政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为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碳减排目标的有效实现,文章对国内外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税收控制能够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多数研究均验证了税收对于碳减排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作用;能源价格的提高在直接方面对能源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间接方面对能源效率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非化石能源项目进行补贴后,可以转变非化石能源的生产结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有所增加,而对化石能源的补贴减少,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也有所增加。最后对碳减排政策影响效应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它的产生是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结果。科学表明,如果人类不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将导致地球发生不可逆转的灾难。在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必须节约利用各种常规能源,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既面临机遇又存在挑战,将二氧化碳减排量作为"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既是国际环境使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体现。辽宁是二氧化碳排放大省",十一五"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基本接近欧盟2009年的排放水平,而辽宁的工业化进程却远不及欧盟。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通过"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处理及其他"环节,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成品油和烯烃基本由原油转化而来,而我国缺油、少气、富煤,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曾培炎副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替代能源会议上指出,发展替代能源要走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路。为此,我国产业界正在发展包括煤炭直接液化、高温和低温FT 合成、甲醇转化制烯烃(MTP/M T O / D M T O)等在内的能源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减排是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但是不同地区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并不相同.本文以上海市和全国为例,分解出它们背后的不同驱动因素,以为实现各自碳减排提供不同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化和能源强度降低有利于减排二氧化碳,对上海而言更要特别注重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减排、大力发展九大高科技产业、切实...  相似文献   

11.
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8-2011年间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增长依赖化石能源的投入,并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相对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广东省在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应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中,能源安全不断地被世界各国列为首要问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近200年来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电能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跨入21世纪后,为了满足人类对电能日益增长的需求,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以下问题:作为人类主要的一次能源,化石能源正面临着将被耗尽的威胁,因此,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势在必行。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导致温室效应,正在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这进一步推动了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步伐。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和太阳能都具有不平稳性和功率波动难以预测的特点,因此,在这种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如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将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另外,受能源资源短缺的威胁,必须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提高供电质量和节能降耗成为用户侧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智能电网就是在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理念上提出来的。理论研究结果和实际运行经验均表明: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智能电网中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必需的基本物质,是重要基础。近几十年来,世界能源主要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由于使用量已远远超过其同步化石量,必然有消耗用尽的一天。资料表明,煤炭储存量还可以使用70年-100年,石油120年左右。同时,因为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形势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特区经济》2010,(6):275-27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与能源供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相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由于其自身优点已经称为各国保障未来发展的有效选择。本文从我国能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1981年8月,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召开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特征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它不同于常规化石能源,可以持续发展,对环境无多大损害,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重点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  相似文献   

17.
即使气候变暖不严重,也要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化石能源的耗尽是或早或迟的事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计划加市场,是低碳中国可行的好模式,千万不要舍近求远、弃中求洋。  相似文献   

18.
化石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问题,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应提高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能源可持续供给计划.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高经济增长却伴随着低能源消费,中国这一特有经济现象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本文先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节能率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然后利用数据探讨了其原因: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优化等等,证实了中国这几年的低能源消费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并不是虚构的。最后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21世纪唱主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保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地球上化石能源过度开采与消耗,能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危机,使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研究和开发不同于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所谓新能源,亦称非化石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能源。它的显著特点是有利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