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银行家》杂志世纪版(1999年12月出版)的开篇文章《风险、监管与未来》中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RogerW. Ferguson, Jr.)在 2002年3月4日的演讲(题目是《回到管理银行风险的未来》)中也指出:“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正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弗拉斯(EdwardE. Furash)1994年3月在…  相似文献   

2.
一、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在<美国银行家>杂志世纪版(1999年12月出版)开篇文章<风险,银行与未来>中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2002年3月4日在题目为<回到管理银行风险的未来>的演讲中也指出:"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正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弗拉斯1994年3月在<银行管理>杂志上发表的题为<风险挑战与机遇>一文中也明确宣称:"很明显,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赚钱,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  相似文献   

3.
郝京 《中国信用卡》2007,(10X):61-61
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石之一,风险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曾说过:“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目前,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个人消费市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今日拥有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在明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涵盖所有机构、所有业务、所有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风险与商业银行相伴相生,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受益并生存繁荣。在国外,商业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  相似文献   

5.
"风险"作为"不确定性"的代名词,犹如我们身边的空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风险"既包含形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是形成收益的来源,犹如一把双刃剑,与商业银行相伴而生,银行因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而生存与繁荣,也因不堪承担风险而倒闭与破产。  相似文献   

6.
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石之一,风险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曾说过:"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目前,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个人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曾经说过:"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银行存在的原因".从我国银行来看,银行风险具有明显的制度性和系统性特征.目前,银行大量不良资产是多年制度缺陷累积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深化又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复杂.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整体上既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交织,也是金融风险与企业风险及财政风险的交织.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我有幸在香港参加了建总行举办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培训班,亲身感受香港金融业的繁荣,以及现代商业经营管理的新方法新工具给银行带来的好处。香港银行界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并且能否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9.
国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CEO曾经给银行下过这样的定义:“银行是通过风险管理而实现收益的金融企业。”那么,银行应该如何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银行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需承担风险。一般是风险越大,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消除风险就等于消除收益。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如何管理好风险,糟糕的是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和错误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银行是经营风险、管控风险,并承担风险损失、获取风险收益的企业。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加快了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非利差收入业务的发展速度,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信贷业务仍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贷款利息收入也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无疑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晖 《时代金融》2013,(24):151-152
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过程。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风险”作为“不确定性”的代名词。犹如我们身边的空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风险”既包含形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是形成收益的来源,犹如一把双刃剑.与商业银行相伴而生,银行因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而生存与繁荣,也因不堪承担风险而倒闭与破产。随着人类步入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时代以及信息社会,“风险”之于商业银行的这一双重性,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CEO曾经给银行下过这样的定义:“银行是通过风险管理而实现收益的金融企业“。那么.银行应该如何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银行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需承担风险。一般是风险越大,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消除风险就等于消除收益。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如何管理好风险.糟糕的是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和错误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管理的复杂性要求银行应该用多维度的方法和理念.全面认识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在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而发展中国家对银行实行的政府担保制度弱化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约束,使其存在过度承担风险的道德风险动机。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实行资本项目开放会促使外国资本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中介而过度流入,从而导致过度资本形成,而脆弱的银行体系又不能够承受资本过度形成的冲击,从而影响到该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陈斌 《中国外汇》2006,(4):37-39
我社于2月24-25日召开了“汇改后的挑战和应对研讨会暨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第四届理事会”。会上许多银行认为:在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的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为此,本期专题就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售汇综合头寸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以监管控信贷:中东欧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胜邦  唐雷 《银行家》2006,(6):80-82
商业银行通过承担风险获取收益,同时,通过为家庭和企业融资,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监管机构在调空信贷运行中需实行审慎银行监管措施。虽然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不是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而专门设计的, 但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那些银行体系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更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是市场竞争主体,承担风险而取得收益,考虑收益当然也就要考虑风险,收益与风险的配比是银行开发新业务的立足点。业务创新是个综合的过程,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才能促进业务创新,保障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金融》2004,(6):50-50
银行经营必须承担风险,而风险意味着潜在损失。潜在损失可以分为三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预期损失是根据大数定律计算出来的平均损失,可以通过计提拔备进行预防;异常损失发生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例如战争和重大灾难袭击等,银行对此无法抵御,只能通过极端情景假设进行测试;非预期损失介于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之间,银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规定,金融机构须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相应风险准备(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同属金融业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目前风险暴露还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对风险准备的会计处理背景和意义以及金融本原的理解不到位,在实务中存在超范围计提减值准备和与承担风险不匹配的多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的现象,进而影响其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准确把握风险准备的定义和特征,梳理监管规则,有助于财务公司前瞻性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监管当局和银行对风险的共同关注决定了有效的监管必然是建立在对银行风险管理功能充分利用基础上的监管。而银行的风险管理效果受制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激励和风险管理能力(手段)的充分程度。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指明风险管理激励的复归和风险管理能力(手段)的释放是指令式监管向激励相容监管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