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工业化经济模式的演进之所以遇到了困境,就是因为现代工业经济出现了外部不经济,从表面上看只要对外部不经济进行治理之后,整个经济就会变得经济起来。事实上并非如此,现代工业化经济出现外部不经济,在本质上是工业经济本身运行不经济的表现。由于流行全球的工业化经济体系形成的初期,并没有遇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在整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即经济的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反复循环的过程,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各国经济波动的特性,如波幅、频率和相位等由其固有的经济特性和所受的外部冲击决定。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波动相互不受影响。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一国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冲击会借助各种国际经济交往传导到别的国家,使得在各国的经济波动生成中,除了其国内因素外,国际经济冲击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发达地区,即属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不很密切、经济呈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人口比重大、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低(不超过65%)的地区,如我国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新疆、陕西等省均属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尤其是西部工业的发展是在其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起步的。解放后,经过了“一五”、“三五”时期,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针对当时的需要建成了一大批建设项目。从1953年到1988年的36年间,国家在西部投资累计达350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2400亿元。西部工业有了较厚实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畸形生产力布  相似文献   

4.
论“入世”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不融入国际社会,都不能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对外开放,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桂林民营工业企业一直是桂林工业经济以至于桂林整体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但工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民营企业也有其自身固有的弱点的限制性,同时桂林工业经济发展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产业选择,资源消耗,发展模式上都有很强的限制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帮助桂林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将是影响到桂林整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桂林福达集团为范例,通过对桂林福达集团的剖析和研究,希望能发现适合桂林这样条件的中小城市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经验的道路,为其他民营资本在桂林发展工业经济提供现实的范本,也为政府工业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和起到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琦 《发展研究》2013,(1):42-44
实体经济在外部经营方式上深受虚拟经济的影响,其完成运作以及发展需要的充足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虚拟经济提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发展虚拟经济必须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做牢做实实体经济,这是保证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四川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然与虚拟经济的培育不足有一定相关性。发挥虚拟经济对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促进作用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适合于、适应于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金融体系;二是将金融资金引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迈向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跨过了40年的历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迈向跨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发展方略,使我国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发展列车上加速启动,对于指导我国工业经济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工业经济发展在指导思想上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国情国力,做到量力而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最深刻的教训,就是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朱丽霞  敖荣军 《经济地理》2011,31(8):1264-1269
集聚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集聚已不再仅限于狭小、紧凑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出现了松散的多中心城市、城市群及都市连绵带等城市区域化的表现。集聚与外部经济从来都是伴生的,但在讨论外部经济的作用时,一直以来都是局限于单中心、单区位的空间,无法解释当今的城市区域化现象。立足于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外部经济动态研究的结论,从空间动态性的角度研究外部经济,提出外部经济不再局限于"点"状,而是存在着区域化外部经济的设想,即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企业能获得与外部集聚经济有关的特定好处,并利用GIS方法对两个不同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芝加哥和洛杉矶所在的州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区域化外部经济的存在及其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蔡雪君  崔红琴 《经济师》2001,(12):252-253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 ,以城镇集体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的外部劳务队伍和人员作为大中型施工企业的有效补充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发展 ,对外部劳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施工质量、效益和信誉。因此 ,外部劳务的管理问题一直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对外部劳务管理模式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对地区经济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与文化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的配合与支持。中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有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经济自身的原因、有国家政策倾斜的原因,但是也有文化差异的作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个人独立性相对不足、商品货币意识相对薄弱、现代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欠缺,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社会的、个人的、政府的观念的转变是中西部内陆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