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融资"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融资模式。以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小贷)小额网络信贷的金融实验为典型案例,从运营特征、贷款技术、风险控制、信用体系方面展开分析,得出结论:网络贷款快速、高效的特性切合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短、频、快"实际需求,网络贷款的灵活性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网络信用数据库的建立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信息的无障碍传播降低了中小微企业授信成本。  相似文献   

2.
祁新 《经济师》2014,(12):50-50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问题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当前网络金融发达的环境下,小微企业的经营者顺应这种改变,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特别是信用软信息管理,才能提高信息评级水平,为企业未来的融资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梁佳 《生产力研究》2022,(1):140-144
文章主要从小微企业的特征对其信贷融资需求、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企业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关系等基本特征和企业要素的类型、发展阶段、资产规模、所处地区及信用状况等特征显著地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需求及融资可得性.基于此,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可...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7)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位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供给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发展。文章以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产品作为对象,分析了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现状,并对小微企业的未来融资趋势进行设想。  相似文献   

5.
正1.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支持普惠金融。信用缺失是目前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原因,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是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方式。因此,将政府推动作为推进信用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信用体系建设主体是十分必要的。在人民银行或政府金融办成立征信部门,由基层地方政府协助,将小微企业的基本信息(如身份、家庭状况、金融组织、工商、税务等部  相似文献   

6.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刘存亮认为,制约商业银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县域小微金融供给相对不足,诚信环境不健全,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也需要小微企业加快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时期,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其创新与发展。从融资渠道的视角对当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多种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小微企业的自身问题即经营管理不完善,外部原因是指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金融结构的失衡以及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环境等。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在小微企业中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转变市场金融结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小微企业最为关键。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企业的融资改革是推动小微企业的命脉。虽然我国对企业融资已经有了较高的重视,但小微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小微企业应自身增强活力、建立信用体系、财务信息透明;金融机构建立信贷机构、开发小微企业产品和形式、完善风险管理机构;政府实行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放宽银行指标、健全法制法规。  相似文献   

9.
贺炎林  刘克富 《技术经济》2023,42(4):185-199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银行信贷融资是其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但目前过低的融资规模制约了其缓解融资难的有效发挥,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难点。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是否对解决该难点有所助益?本文以2011—2020年新三板企业为样本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能显著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资源获取,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商业信用融资以及加剧银行业竞争等渠道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获取;(3)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信贷获取的促进作用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信用环境较差地区、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以及抵押能力较弱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4)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降低借贷成本;相对于短信贷期限结构企业,金融科技对于长信贷期限结构企业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金融科技的长尾效应和普惠性,也为中小微企业获取更多信贷资源,缓解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与利率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通过对广西南宁市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现状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可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远远未能得到满足。为此,本文提出了突出政府职能,加强组织引导;激活民间资本运作,扩大融资供给水平;提升小微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小微企业整体信用三条途径,以期全面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信贷融资难问题严重阻碍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首先分析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一方面是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的信贷资金少,另一方面是银行愿意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贷资金少;然后分析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商业银行为风险厌恶者,且在贷款行为中表现出从众心理,内部原因是小微企业自身素质低下;最后,从充实和完善中小银行市场、提高大银行的市场竞争水平、完善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类商业银行虽然加强了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和供给力度,但由于供给侧效率不高,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普遍存在银行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不匹配问题,且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完善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中小微信贷产品的供求匹配度,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然而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中面临政策与法律风险、融资服务范围有限、信用体系不健全、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业务模式转型压力等诸多问题,应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拓展服务范围、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优化业务模式来提升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这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小企业封闭的信息传递机制是与其简单的治理结构相适应的,片面强调小企业要加强向外界传递信息,由小企业自身来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局限性。由融资供给方主动收集据以进行融资决策的小企业信息因交易成本过高亦不可行。与传统融资决策使用的基于财务数据的信息不同,信息中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并有偿提供的小企业主或主要所有者个人信用信息和小企业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违约风险,是融资供给方获取小企业融资信息的新途径,为缓解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治理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与“金融机构观”不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小微企业创业时间不长,其财务状况和经营都不透明,银行很难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做出借贷行为,因此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小微企业为了能获得贷款不得不做出让步,银行不能区分对其借款风险的高低,便会提高借贷利率,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长期性,甚至一定规律性。在我国这样一个以信贷市场为主导且资本市场还不发达的国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为凸显。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级别低、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物,造成商业银行的惜贷。同时,小微企业自身实力难以达到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期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越小,融资期限越短;当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企业所在地的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更高时,供应商集中度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融资期限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弱化。本文从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战略与商业信用研究领域的文献,也为我国进行信贷市场及产品市场建设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林乐芬  吴敏 《经济学家》2013,(10):70-78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调查,分析信贷市场上不同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信贷市场上,不同银行信贷技术、信贷合约的异质性与不同规模企业信息禀赋和融资需求的异质性存在着匹配,但外部环境如信贷基础设施会影响商业银行相关信贷技术的采用,从而使交易主体的借贷匹配有所调整。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进一步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定位,但该政策是否会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性,还取决于信贷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否促进大银行采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传统金融模式无法根治信息不对称,因此不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金融成为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本文基于信息生产能力视角对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理论分析,修正了经典S-W模型的“技术给定”假设,认为金融机构具备信息生产能力、能够区别不同风险水平的借款人,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金融机构信息生产能力越强,其最优贷款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随后,将数字金融因素纳入修正的S-W模型,进一步证明了金融机构在使用数字金融技术后,贷款供给量会随着最优贷款利率的提高而增加,从而缓解因逆向选择而导致的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本研究为数字金融的普惠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提供了一个解释,并深化了信贷配给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共识,随着生产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及其转型需求,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会更加突出。大型银行重抵押物的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模式,把没有和缺乏充足合格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拒之门外。但基于关系型贷款技术的中小银行却为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了可行之门,通过抵押物从"有形"到"无形",从"物"向"权"拓展,实现轻"抵押物"向重"还款能力"思路转变,可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