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8年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发布的第55号《审计注册说明书》中的内部控制框架的三要素,到1992年美国防止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简称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的五要素,再到COS0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提出的八要素,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无法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本文从内部控制概念入手,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要想让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将各级管理工作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体系之上,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要想让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将各级管理工作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体系之上,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这意味着传统内部审计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转换,而借鉴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将在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风险管理框架对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江涛  丁枢 《水利经济》2008,26(5):49-53
运用ERM框架对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技术层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信息反馈技术未能有效应用;从制度层面分析,项目法人选择和概算制度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强制性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加大信息系统建设力度,通过市场选择建设单位,采用市场方式控制投资等.  相似文献   

7.
一、内部控制简介 内部控制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提出,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出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框架下,为建立与完善兵团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环境对控制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农业企业的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三类风险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使得孤立的风险管理方式捉襟见肘,甚至其管理方式本身会带来新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企业风险管理,有必要借鉴COSO报告,建立起一个包含了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要素,前后一贯、相互联系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监会于2007年7月3日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我国商业银行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到现在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但与西方内部控制在近20年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研究内容涉及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已经与国际接轨;但研究仍局限在COSO框架中分析;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仍以财会/审计为导向;内部控制实际设计等操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本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思考就内部控制理论目前的发展来看,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果,然而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会计、审计的范畴,还没有完全从企业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看作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横向解剖,它所提出的五个要素构成了内部控制的横面,或者说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来看一种结果。COSO报告及巴塞尔协议都把内部控制定性为“一种过程”,我国《商业银行业内部控制指引》把其定性为“动态过程和机制”,财政部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把内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公立医院预算业务各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提出相应风险应对措施,为完善预算内部控制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美内部控制规范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6月,财政部等几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基本规范>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第一个制度性的整体框架,也被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现行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的局限性,并提出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财会的内部控制?长期来一直众说纷纭。揣德威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于1992年9月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的报告,第一次统一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奠定了内部控制的结构框架,建立了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F)项目是在1976年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在此之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也陆续发布了CF性质的公告。本文主要对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研究,着力阐述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得出在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COSO框架三大变革方向,即以原则为导向,拓宽了运营和报告目标范围以及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并结合保险业内部控制现状,揭示其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原则不明确、组织架构不完善和治理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符合保险业发展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