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枝对外开放中的幼苗破土而出了.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国政府吸取经济特区的经验,为推动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工作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1984年5月,我国政府在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部分城市时指出:"这几个城市,有些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集中地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的科研机构,增加出口创汇,向内地传播新工艺、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开放格局。在这种大开放格局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近年来,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出现了“竞栽梧桐树,广招凤凰鸟”的局面,兴起了一股“开发区热”,其势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改变了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内陆策略,开始了以“效益”为主导的沿海发展方针。按照“先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富起来”的思路,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井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随后,中央又决定再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1985年,又将长江、珠江和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局面和梯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正在兴起一股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等的热潮。各类“开发区”的大量兴办,有利于对外开放、“引凤筑巢”,加速了经济发展和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意义重大。 然而,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在“开发区”建设中,积极性高,务实性差,致使相当一部分“开发区”步入误区,开而不“发”,在此略述一二,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诗雨 《经济师》2009,(1):17-20
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于战略转型和“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开发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按区域类别划分,可分为沿海开发区和内陆开发区。沿海开发区是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基础上,198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近似于经济特区的开放区域。1993年4月,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缩小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又相继批准了包括长春等内陆开发区在内的第二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内陆开发区与沿海开放地区开发区比较,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内陆开发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我国中部,是典型的内陆欠发达省份的开发区。文章以长春经济开发区为例,对现阶段内陆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向着多级化发展的新历史时期。这种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国际和平环境,提供了加速发展的机遇。 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特区为龙头,以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为骨干,以13个沿边市、县,4个边境省会、11个内陆省会开放城市以及18个县、市、旗为依托,从沿海到内地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沿江沿边沿线地带——内地省会城市逐步推进的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刘华 《当代经济》2010,(10):82-83
开发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如今,我国已在多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了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称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为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发区通过吸引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以及中外合作的科学研究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新兴产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1989,(2)
<正>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去年在开发区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再次取得新的进展。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材料表明,1988年沿海开放城市综合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据除湛江市以外的13个城市统计,去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总计2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近三成。沿海城市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陆路交通和港口吞吐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宜 《广东经济》2000,(2):24-25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口岸——内地开放城市、开发区逐步推进的局面。适应国际惯例的对外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5.02平方公里,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正处于我国沿海沿江开发开放带的交汇处,与名城上海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开发区以我国十大海港之一的南通港和开发中的江海港为两翼,两侧为风景秀丽的狼山旅游区,距南通机场仅16公里。区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水电充裕,可以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兴办港储、加工、科技、贸易及其他产业的要求,特别有利于举办运输吞吐量大、水电用量大的大中型工业项目。199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来区考察后欣然提词:“江海明珠,风水宝地”。南通开发区于1985年底全面铺开建设。开发区的建设,以老城区为  相似文献   

11.
自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从4个经济特区的创办,接着又进一步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和海南岛,后来又在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中,兴办了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湛江等1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人们便提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法律地位,也就是它的法律性质、特征和应该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等问题。因为这是各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绩。雨后春笋般的“三资”企业以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大优势,对我国经济,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兴办“三资”企业近10万家,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为670.7亿美元,占我国全部进出口总值的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沿海城市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有12个城市开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1988年底,全国开发区共批准成立“三资”企业533家,吸引外商投资97702万美元,有289家“三资”企业投产。呈现出外资项目逐年增多、西方国家投资比重增加等喜人景象。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开发区“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她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潜在的危机。这里我们以某规模较大、较有代表性的开发区与其所在城市已开业并有实际经营活动的88家工业生产型“三资”企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作为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天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在人力资源、投资环境、政府支持等方面,天津市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具体来看,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开放优势,天津是国家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具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和纳入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滨海新区,具有适合服务外包生存和发展的良好  相似文献   

15.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对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基于2005—2019年中国275个城市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内陆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超过沿海自贸试验区。对于沿海地区而言,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显著体现在长三角地区。从时间上看,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突出。机制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可以通过制度效应、投资效应、贸易效应以及金融效应等渠道促进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相邻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刘新建 《经济论坛》2003,(14):69-69,73
秦皇岛是我国的一个著名中等城市,曾被冠以“国家园林城市”、“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容貌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夏都”等多种称号。但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秦皇岛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市(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没有像她的旅游环境那样著名。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重新进行了城市定位,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城市定位是: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工业港口旅游城市。新的发展战略是:以港兴市、旅游兴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对秦皇岛市的…  相似文献   

17.
烟台开发区紧扣开放主题,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加快新区发展步伐。去年全区开放开发在项目引进、高新技术、经济效益和基础建设四个方面出现重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国开发区前列。 ——项且引进卓有成效。烟台开发区始终坚持把项目引进视为命脉,以构筑大高外格局为目标,走从实践中探索的“中中外、技工贸”之路,驱动开发区自身招商、省市主管工业局招商、中央各部委招商和外商招商“四个轮子一齐转”,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先后有国防科工委、航天航空部、中科院等31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省市主管工业局、大企业与外商进区投资开发,外资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8.
汪芳久 《经济》2023,(7):90-91
<正>开发区是开放、创新和产业的重要承载之地,苏州工业园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具有“三个融合”的显著特征,即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这对当前我国开发区推进转型创新具有启示意义。一是坚持放眼世界、开放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形态。园区始终把开放作为活力源泉,坚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借鉴合作中创新提升。根据国情特色和区域实际,系统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刘同利 《经济问题》1990,(12):19-20,38
沿海地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5年前后在中国大地出现以后,发挥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开发区是划出一定的区域,绐外商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在沿海开放地区尚未形成外商投资的“大气候”之前,先创造一个“小气候”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集中地举办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科研机构,发展合作生产、合作研究设计、开发新技术,研究高档  相似文献   

20.
渤海经济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圈——内地,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区与内地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加强联合和协作,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支援内地,从而对推动和加快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渤海经济圈”的优势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由北到南合抱着渤海湾,扼守着京津的大门。环沿渤海湾约5,000公里的海岸线上,依次排列着一长串城市。这些城市历来相互间就有较广泛的经济联系,现在改革与开放更把这些城市联结一起。“渤海经济圈”早已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