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97-2009年的上海数据为样本,通过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银行业竞争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及银行业竞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法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以及银行业竞争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法律体系的完善,更要加强法治.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帕加诺的内生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离,得出经济增长、投入总量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经济效率、投入总量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作出尝试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三次产业数据,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指数,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与碳排放量波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碳排放量波动的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量波动的影响稳定,并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地区1980年~2011年数据为样本,选取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衡量金融发展,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衡量产业结构调整,采用VAR模型对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长期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关系;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收入差距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以此为基础对1993-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其中金融规模的增加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起着加剧作用,而金融效率的提高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抑制作用;并提出从金融发展角度看,要缩小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应该在稳定发展金融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与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安徽省1978~2011年数据,运用VA R模型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两者之间并未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金融发展总量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明显推动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表现出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方法,并利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倒U型关系。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据此,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构造了衡量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回归方法,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视角分析了绿色金融与地区绿色发展二者之间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能显著推动地区绿色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地区环境治理水平提高与地区环境质量提升。分组回归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生态化程度较高且位于东部的省份表现地更为显著。门槛检验发现:以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为门槛变量,存在着双重门槛效应,只有当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体现出绿色金融对地区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据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体制,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区域金融发展的支持。文章运用VAR模型,对1980—2013年陕西省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了Jo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反映出陕西省金融发展对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陕西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没有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凸显。在新的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建立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