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私营经济的思想 ,基本观点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发展私营经济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发展私营经济的根本依据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是发展私营经济的强大动力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发展私营经济的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以下方面阐述了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一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因素是人民群众,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运用江泽民农业发展观,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业制度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兴农、引资强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邓小平发展现,体现了视野的全球性、内涵的丰富性、体系的创新性、思维的辩证性、取向的人民性等基本特征.邓小平发展观是与时代和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他的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博海 《发展》2002,(4):10-11
发展的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倾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关注的问题,发展的观点是邓小平最基本、最主要的观点。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做了全面总结,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进行了冷静的再思考,他指出:“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总结我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经验,深入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创新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发展方法、发展主体等方面继承和创新了邓小平发展观,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它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调动农民积极性,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论及“战略”问题多达八十余次,他从政治、经济、科教和祖国统一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特殊的基础地位,邓小平对...  相似文献   

10.
张雅静 《宁波经济》2004,(8):10-12,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统一的思想体系,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它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它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持续农业的涵义持续农业的实质,是不再仅以环境质量或生态平衡作为唯一的或首要的目标,而是把保护和提高资源基础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建立起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持续农业是在保护与农业有关的资源质量,提高资源生产力的基础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既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农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也包括实现这一战略的微观的农业技术体制。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保证资源健康地、可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即保证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13.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蕴涵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和中国特征。邓小平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苦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发展观     
国内对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哲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相关研究分析了发展的含义、内涵和国家发展的内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我国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江泽民则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当代世界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创新,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坚持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与核心,其发展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和人的尊严。文章从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谈起,从生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步骤和实践的标准三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思想在邓小平发展观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论新发展观     
卢映川 《首都经济》2002,(12):18-21
  相似文献   

20.
张松柏 《北方经济》2001,(12):20-22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由改革前的农产品严重短缺,绝对贫困到大部分地区解决温饱.在20多年的时间,全国农村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987年的30.7%降为2000年的3%左右,且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592个国定贫困县累计修建基本农田6012万亩,新增公路32万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6万公里,解决了5351万人和4836万头牲畜饮水的问题,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