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产茶历史已有1000多年,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45万亩,年茶叶产量4.5万吨,茶叶加工企业400多家,2006年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51亿元,安溪铁观音的栽培面积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2.
正洪雅县茶园占地面积16.3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8万亩。今年,从2月14日开始采茶到3月20日,全县已采摘鲜叶2150吨,价格最高90元/公斤、最低40元/公斤,平均价格54元/公斤,茶农鲜叶销售收入1161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随处可见是茶农增收后灿烂的笑容。预计全年  相似文献   

3.
漳平共有茶叶种植面积8.3万亩,其中水仙茶园面积2.6万亩,高山茶(软枝乌龙)4.5万亩,铁观音1.2万亩.台商落户永福镇有43家,涉及台商投资个体300多人,种植高山茶4万亩,总投资3.9亿元.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其产品被誉为"大陆阿里山".漳平水仙茶颇有名气,其制作工艺与铁观音、乌龙茶等方法不同,成品茶唯独用紧缩茶柄制作,是传统的民间工艺通过改良,科学加工,具有"方便储存,茶色清纯,茶韵芳香"之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质监局以标准化工作为切人点,大力推进闽茶产业标准战略,建成生态茶园15万亩,指导1490家企业取得茶叶生产许可证,累计132个茶叶及相关产品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2012年实现毛茶产值150亿元,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邵武地处闽北山区,茶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邵武有茶园面积约7.3万亩,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1.18万亩,有机茶园面积3400亩.为推动邵武市茶产业转型升级,邵武市市场监管局从质量和标准两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邵武茶叶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大陆阿里山"的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也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茶园总面积达5万余亩。目前,落户创业园的台资茶叶企业有48家,台商投资个体490余人,产值达5亿余元。其中,有10家QS获证企业、2个"福建名牌产品"、5个"绿色食品标志"产品,并引进改良产品品种38个,转化种茶制茶技术60多项,承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个,提升园区茶叶产值2亿余元。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水育名茶武夷岩茶是福建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2002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夷山市茶叶产品以武夷岩茶为主打品牌,得益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推广,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品牌形象进一步确立,带动了武夷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1.5万亩,共有197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339个茶叶生产加工小作坊。2008年全市茶叶总产量6000吨,涉茶产值8.05亿元。如今,武夷山市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茶企业达20多家。  相似文献   

8.
洪鹏 《企业经济》1991,(10):21-23
<正> 一、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国以来,婺源县茶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快的,茶园面积比建国前增长了3.4倍,茶叶产量增长7.3倍。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6.4万亩,茶叶产量达5500吨,提供外贸出口量近5000吨,创汇达1200万美元,呈现面积、产量和出口规模同步增长的可喜景象。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比1994增长34.2%;粮食总产量达到3668万公斤,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00万元,比1994年增长42.8%;流通企业实现利税192.6万元,财政收入512万元,比1994年增长10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7元,比1994年增长32.8%。以上5项指标除粮食总产量因干旱而减产外,其余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指标。农村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1.林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新增果树面积1.8万亩,栽植各类经济林66万株,有6个乡镇建起了千亩以上的果树基地,全县的果树总面积达到6.3万亩,经业务部门考核…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7日至30日,常宁市政协组织部分茶企负责人到安化、石门、保靖、吉首等县市就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一、茶叶成为新一轮朝阳产业和财税增长点安化2013年茶园面积发展到22.3万亩,茶叶加工量达到4.2万吨,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近百家,厂房总面积30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全县种茶农户3.5万户,茶产业从业人员30万人,每年收入20亿元以上,2013年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60亿元,茶产业税收过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茶产业税收"亿元县",连续五年跻身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概况】 开发滩涂,大搞农建,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全县新改造滩涂1.3万亩,比1994年增长66.7%;完成机修农田1.2万亩,是1994年的5倍,粮食产量4760.5万公斤,比1994年增产5.5%。完成人工造林6.1万亩,比1994年增长16.3%;植树162万株,比1994年增长30%;“四荒”拍卖累计完成25万亩;新发展经济林3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全县养牛首次突破4万头大关,猪、牛、羊的饲养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840万公斤,是1994年的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7元,比1994年净增171元;完成国土收益124万元。抓好龙头,突出强项,工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武夷岩茶作为福建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于2002年3月8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开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全市10.06万亩茶园、197家茶叶加工企业、339个茶业小作坊和4万多名涉茶人员,作为该项保护工作的受益主体,均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收益。武夷山市的GDP也从岩茶的高附加值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福安是全国第二大产茶(县)市和全国绿茶、花茶主产(县)市,素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越,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茶叶加工经营企业300多家,327多名茶商遍布全国各地,涉茶人口41万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5亿元,比1994年增长17.6%;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比1994年增长5.5%。农、林、牧和乡镇企业实现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夏粮虽然遇旱减产,但以秋补夏成效显著,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8亿公斤,比1994年增长33%,棉花总产量达到93.65万斤,比1994年增长68.3%。植树造林实现省级基本绿化达标,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全县共完成“四荒”造林3.4万亩,四旁植树341万株,封山育林2.8万亩,1995年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9.9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827万公斤,分别比1994年增长31%和37%。全县…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现状南江县从70年代初开始兴建茶园,截止目前,全县现有茶园5.2万亩,主要分布在贵民、大河、长赤、沙河、正直、下两等片区。其中:1000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亿元,比1994年增长30.2%;粮食总产量达到1.48亿公斤,比1994年减产2.4%;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32亿元,比1994年增长51.2%;农民人均纯收入1367元,比1994年增长26.3%;财政总收入5672.1万元,比1994年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15.9万元,比1994年增长31.5%。农业实施玉米战略,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全县种植玉米30万亩,高粱8万亩,高产作物面积比1994年增加7.8万亩;二是玉米生产突出优种、密植、健壮素3项最新技术推广。全县普遍更新选用了烟单14号、中单2号、寿单2号、掖单4…  相似文献   

17.
位于八闽之南,素有"北溪明珠"之称的福建省华安县,是传统的产茶大县。近年来,华安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深入实施"兴茶富民"战略,确立了打造茶业强县的发展目标。目前,该县茶园面积达16万亩,实现人均1亩茶,现有1万多家茶叶初制加工企业,10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30多家茶叶龙头企业。华安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经济发展,质量护航。这些年,华安县政府把茶产业发展摆在民生工作的首位,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有效措施,逐步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茶产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和县地处南平、宁德及浙江丽水三市结合部.隶属南平市,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早在唐末宋初已产茶叶。宋徽宗政和年问(公元1115年),当时的关隶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隶为政和”,沿用至今。如今.作为我国自茶重要主产区,政和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千年以来,政和以茶立县.茶逐渐成为政和的名片和形象代言。目前.政和县茶园面积10万亩.加工产量1.2万吨,产值达3.8亿元;全县三分之二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企业123家,其中12家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茶产品远销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80多个大中城市,并大量出口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相似文献   

19.
安溪县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发源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产量6.5万吨,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大力加强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茶叶安全的基础条件。对进一步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促进安溪茶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镇企业》2020,(2):23-24
一、基本情况社口镇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东麓,距城区22公里,是中国名茶“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素有“闽东茶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4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78家,年产成品茶3000多吨,茶叶产业总产值1.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0.3%,茶业全产业链产值90855万元。社口镇于2018年被批准开展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