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4,(10):13-15
2014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1-8月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下降1.6%,PPIRM同比下降1.8%。未来一个时期,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翘尾因素降低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猪肉价格上涨将支撑物价涨幅。初步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上涨2.0%,全年上涨2.1%;四季度PPI下降1.5%,全年下降1.6%。今年后期物价调控重点应是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存在的通货紧缩还是比较轻度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 ,物价总水平下降的持续时间尚不过两年 ,而且下降的程度也仅仅限于负 2 %或 3%的范围 ,这与历史上几十年长通缩和百分之十几、几十的通缩幅度的案例相比 ,还是“小巫见大巫”。其二 ,这次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有其合理的方面 ,它是对前期高通货膨胀的一种矫正。同时这次物价下降是对前期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形成的传统产品供给过剩和供给结构扭曲的一种反应 ,也是由于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国际经济 ,国内价格受到国际价格水平抑制的一种表现。其三 ,从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温和上涨,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小幅回落,1-11月累计同比上涨2.7%。预计全年CPI上涨2.6%,PPI下降1.7%。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复苏乏力、粮食丰收、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和翘尾因素减弱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宽松的货币环境、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资源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等因素将推高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预计2013年CPI上涨3.0%,PPI上涨0.5%。物价调控的重点是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唐平 《消费经济》2001,17(1):24-26
一、农村居民整体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基本特征 与改革初期比较,中国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的日渐充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达到2210元,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13.9%,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7%;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577元,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1.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4%;其中,用于食品的支出达到829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2.5%.食物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份额即恩格尔系数下降,由1990年的58.8%下降到1999年的52.6%,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消费不足的现状己经转变,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面扩大.  相似文献   

5.
2023年,我国消费领域价格低位平稳运行,生产领域价格持续下降,CPI上涨0.2%, PPI下降3.0%。展望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企稳、猪肉价格回升、货币环境宽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宏观需求偏弱、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工业产能利用率低等因素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初步判断2024年CPI上涨1.2%左右,PPI上涨0.5%左右。建议将2024年物价调控目标定为3.0%,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稳步化解过剩产能,做好主要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     
《光彩》2013,(7):7
近六成居民对高物价不尽满意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二季度居民储户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8%,比上季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前两年的平均值。尽管如此,仍有59.1%的受访居民对高物价不尽满意,但这一比例也比上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显示政府努力"控物价"已有成效。在这份调查中,多数居民也对中国未来物价走势相对乐观,仅36.8%受访居民预期下季度中国物价水平将上升,超过半数受访者预期"基本不变"或"下降"。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稳步收窄。1-11月,CPI同比上涨2.6%,PPI同比下降2.0%,预计2013年全年CPI上涨2.6%,PPI下降2.0%。展望2014年,国内经济增速稳中略降、产能过剩、输入性通胀压力较轻和粮食丰收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通胀预期增强、蔬菜和猪肉价格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环境稳中偏松和翘尾因素增加将支撑价格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预计2014年CPI上涨3.2%,PPI下降0.5%。2014年物价调控工作的重点应着重管理通胀预期,稳定农产品供给,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执行中性略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过1980~1982年严重危机后,从1983年初起出现周期性回升。与此同时,西方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1)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实行的紧缩经济政策,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把物价上涨率暂时压了下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消费物价上涨率由1980年的平均12.9%降到1983年8月的4.9%,特别是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已接近或低于六十年代平均水平。在物价涨势减缓的同时,各国利率水平也有明显下降,特别是美国的利率从1982年7月起经几次下调后,优惠利率1983年初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4年我国物价总体走势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其次结合新常态下经济背景环境对影响我国2015年物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先行合成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2015年CPI、PPI以及PPIRM三大物价指数作出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全年CPI将上涨1.8%、PPI与PPIRM与2014年相比大约下降1.9%,即消费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工业生产与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保持小幅下跌。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与物价继续稳定在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中,粮食及其制品的权数占70%,因此,粮食价格成为物价走势最基本的因素。1992-1994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升了200%,成为推动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1995年粮食丰收,达到9300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增产了400亿斤。同时大量进口,1992-1994年我国每年净出口粮食50亿斤左右,但是1995年竟然净进口360亿斤,国内粮食供应增加了760亿斤,占总产量的8%,占市场粮食的25%左右,数量大量增加,必然使得市场粮价平稳。同时,政府连年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主要任务,控制总需求,并以财政力量补贴物价,使得全国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逐月下降。全年上升显然不会超过10%。1997年全年的农业形势,在经过了两年丰收之后,将是一个平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资、物价两项改革的深入,二者的挂钩配套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1986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与上年同期比较,上升20.00%,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6%,显然从改革中社会的平均发展状态看,居民实际收入仍在提高。但是,我们从单个居民家庭来看,却有少数居民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据武汉市城调队4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1986年有16.5%的居民家庭实际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纯物价上涨导致居民家庭实际收入较上年下降的占7.2%。前不久,湖北省在武汉、鄂州两市的1269名职工中进行了有关物价与工资问题的民意抽测,在回答意见中,断然主张“宁愿不长工资也不愿物价上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我国的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都高居20%以上。为此,中央和国务院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是力争将社会零售商品指数控制在15%左右。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物价的形势和前景究竟如何呢?一、上半年物价走势与特点进入1995年以来,物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缓。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9.9%,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22.6%;四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升幅比一季度又都下降了1.9个百分点,分别为18.0%和20.7%,五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一步下降为17.6%。总的来看,物价仍在高位运行,但物价涨幅得到控制,物价指数逐月回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我国物价一直走低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从1997年 10月到 2 0 0 0年 9月连续 34个月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结束了连续两年多下降势头 ,实现了正增长 ,但增长非常微弱。到 2 0 0 0年 9月累计增长0 .2 %。有人说 :“物价下降对老百姓来说 ,岂不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这对正在发展着的中国国民经济来说 ,物价长时期的下降 ,其产生的负作用可能要大大高于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如不及时预防 ,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据经济学家分析 ,物价长期下降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危害之一 ,物价持续下降 ,导致许多企业…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1995,(8)
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和1995年宏观经济计划的其它几项指标,我们判断今年零售物价指数将在15%—18%之间。按目前通用的物价指数预测方法,物价控制目标由上年翘尾和当年新涨价两部分构成。根据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调控司测算,上年物价翘尾对今年物价的影响将为10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我们初步预测的结果是5.8%。关于当年新涨价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测算:1.经验判断。1995年宏观经济计划的其它几项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货币发行量都体现了稳中见紧的指导思想,如果切实得到贯彻执行,预计今年经济运行整体上可进入正常状态。1995年物价指数不可能有太大的上涨。从近10年来我国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物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导致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另一类是导致物价上升的因素,主要包括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国内供应因素和货币供应因素.文章提出,在最适宜的通货膨胀水平之下,物价变动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好事.我国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的危险并不大,目前应着力进行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而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谓的控制通货膨胀上.  相似文献   

16.
施恒芝 《北方经贸》2000,(2):186-186,246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长下降的征兆,物价连续二十几个月的下降,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控物价已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并强调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凸显了决策层对通胀容忍度的提高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2012年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累计平均上涨3.8%,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未来一段时间,总需求放缓、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翘尾因素减弱等因素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全年物价涨幅4%的调控目标应可实现。因此,今年后期,物价调控的重点应着重于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近期,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58.5%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这是由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2%,较上季回升1个百分点,高于2011年同期5.5个百分点。其中,58.5%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2个百分点。在收入感受指数方面,居民收入感受指数为51.8%,分别高于上季和2011年同期1.6和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价格增长为导线,我国的物价出现了大面积的增长。物价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导致低收入水平的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本文以物价上涨为主题,从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物价的因素等方面浅析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已经过去.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九五”首年旗开得胜,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当前全国的经济形势,是1993年实现宏观调控以来最好的时期.与前几年相比,物价涨幅已由1994年的21.7%下降到今年预计的6.5%左右,降幅达1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由13%以上的过热增长,平稳回落并保持在10%左右,初步形成了“九五”计划要求的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发展格局.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我们有效的解决了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