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呈现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协同创新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和服务贸易模式,并且正在迅猛发展。作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为寻求服务业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在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讨论,进而对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13,(3):32-34
在2012年由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网发布的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排行榜中,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荣获"2011中国服务外包企业20强第一名"及"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年度杰出品牌"奖。电讯盈科企业方案已连续两年在该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13,(5):32-34
在2012年由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网发布的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排行榜中,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荣获“2011中国服务外包企业20强第一名”及“2011中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年度杰出品牌”奖。电讯盈科企业方案已连续两年在该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5.
中印软件外包业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8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6.33亿美元,仅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与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的差距甚远。文章从外包市场格局、政策环境、软件过程管理、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比较了中印软件外包的基本状况和发展特征,根据分析提出发展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楠  李静 《经济学家》2007,(3):107-110
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和商务流程外包两种业务模式.信息技术外包模式下的服务外包业务由于过于集中在软件外包上,造成业务结构单一、增长空间受限,而商务流程外包的业务特点则与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资源优势具有较强的合意性.因此,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应该选择商务流程外包模式.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刊》2008,(5):27-29
中国本土企业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推动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旗手东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服务的50余家离岸外包客户和合作伙伴遍  相似文献   

8.
曹振红 《时代经贸》2011,(16):188-188
中国目前是除印度外的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外包服务基地,近年来欧美,日本等软件发包企业已经把目光从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印度转移到了成本较低的中国。本文对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发展我国软件外包服务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内的软件行业经过多年的萧条期后,在2005年逐步走出低谷,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软件外包业务的兴起,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达9.2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的2.3%,较2004年的6.33亿美元增长了45.3%.而作为国内软件外包的龙头企业,2005年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外包收入达6270万美元,占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份额6.8%.  相似文献   

10.
戴骥  徐海涛  葛琼 《经济师》2008,(12):47-47
软件服务外包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近年来,中国软件服务外包额持续增长,作为新兴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它对中国的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中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数据为基础,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思路是:先用施蒂格勒的生存技术法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是否具有规模经济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对前面的判断做实证检验,最终分析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对其接包量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娇  秦涛 《经济视角》2010,(12):35-36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的转移,国际服务外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其中软件外包发展迅速.中国应抓住这一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拓展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产业结构正在兴起。我们应顺应潮流,抢抓全球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机遇,迅速增强我国外包产业竞争力,让服务外包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文章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葛丹 《时代经贸》2008,6(3):20-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的转移,国际服务外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其中软件外包发展迅速.中国应抓住这一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拓展服务外包的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省服务外包业发展较快,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发展较为突出。2009年,辽宁软件出口额达4.8亿美元,位居各省之首。辽宁承接软件外包现状首先,辽宁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辽宁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牟丹  秦燕 《时代经贸》2012,(14):136-1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软件和服务外包已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新的重要推动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利用10年多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本文在阐述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政府方面、人才方面以及企业方面提出了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5月20日,从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服务外包研讨会上传来消息,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一定资金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服务外包指企业将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商业流程等业务外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软件外包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外包在经济贸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软件外包服务行业经过数年的市场历练,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如何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把握住方向,创造竞争优势,仍有许多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软件出口基地建设、调整外包服务结构和加强人才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服务外包有较高的失败率。失败率是与服务外包过程中所面临各种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服务外包市场有其特殊的风险因素,重点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为高离职率、文化障碍和沟通效率低、企业人才结构风险;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包括对软件的保护存在不足、执法力度不够、国外企业缺乏信任、海外媒体存在误解;服务外包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风险,包括税收、认证制度、公共服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