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发布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2年为研究期间,从股权质押资金投向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结果显示: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或第三方时,质押比率高于投向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即控股股东更倾向于为自身或第三方融资提供质押担保;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或第三方时,公司绩效显著低于投向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其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一、价值最大化的理论含义股东价值最大化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价值体现为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而不是简单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刘幼娜 《财务与会计》2022,(13):44-45+51
B公司作为金融资金管理性质的国有企业,为民营持股股东退出股权进行暗箱操作,导致企业违规分配利润,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分析了其违规手段和特点,在阐明股权暗箱操作产生的动机和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股权暗箱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行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初始投入、融资、房屋销售回款等方式。2018年以来金融政策收紧,资金成本上升。预售监管资金、项目资本金等受限资金占用公司资源,增加公司资金使用成本。为了房地产企业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现金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提高现金流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已然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利用政策,减少公司的不可动资金的占用额,提高资金效率?是本文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理论广泛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股东利益,股东如何有效防范管理者道德风险成为了学术界及实务界迫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将博弈论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利用双方的期望效用函数对博弈局中人的行为选择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股东提高监管效率、加大处罚力度可以减少对实施监管的需求;股东提高监督效率可以减少管理者道德风险事件;股东实施有效监管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最终达到均衡状态,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者道德风险事件并没有增加额外收益,此时管理者不会选择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但在道德风险事件资金数额或事后收益较大、股东不监管或监管无效等情况下,管理者必然会选择在职消费或过度投资等.本文不仅为如何消除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是将数学博弈运用到财务金融领域内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错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探索式创新负相关,与企业开发式创新正相关;金融错配能够促进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负相关关系,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开发式创新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背景下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化了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认识,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弘 《会计之友》2016,(5):48-53
以我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通过建立大股东利益攫取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股权融资下大股东力量对比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这三种股权融资方式中,控股股东会优先选择定向增发为并购融资。而并购融资前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并购项目的融资金额,会影响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所做的选择。在股权融资下,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在并购融资后的提升水平以定向增发为最低,公开增发次之,而配股则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所获得的资金首先承担资金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券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用于企来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2,(8):17-17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上海举行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中的法律和监管问题”研讨会上表示小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其定位是发放100万元以下的贷款.而且要解决股东结构问题.要由相对大的股东控股,同时不能排除自然人股东。”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应当适当拓宽,一方面增加外援融资渠道,来源可以包括企业、股东或有资金的机构等,但个数不能扩大得太多;另一方面,小贷公司的融资比例至少应该扩大到净资产的2倍。”她认为。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瑞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所以负债筹资所筹资金是企业的负债而非资本金。  相似文献   

11.
一、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资金借贷之限制 在有些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常可见到公司控股大股东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导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有的控股股东甚至成了上市公司的最大债务人。由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在控股股东手里,控股股东动用上市公司的钱只是一句话的事这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控制在控股股东手里,控股股江动用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的权益,也违反了相关法规及《上市公司章程引导》规定。《公司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董事、经理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第214条第2款规定:董事、经理挪用公司资金或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的,责令退还公司的资金,由公司给予处分,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上市公司章程导引》也作了相似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以最大化股东价值或公司价值为终极目标。价值在采购、生产到销售的经营活动中形成和实现.而这一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资金运动.这就是财务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4—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出发,研究了股权质押比例、资金投向与上市公司履责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呈现显著负相关性;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或第三方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基于产权性质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负向作用更加明显,资金投向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加强烈。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可作为观测上市公司未来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过去20年中一直交替出现,而如今一面国资大举进入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一面各部委纷纷要求引入民资的情况却不常见顺丰快递的创始人王卫,其低调可与同城的华为总裁任正非相媲美:即使你每天都能见到顺丰的快递员,却很难从网上找到一张王卫的照片。神秘的他最近却有开放股权的大动作,以25%的股份,引入了招商局、中信资本、元禾控股三大股东。外界猜测,这是顺丰准备IPO的先声。这三大股东均有明显的国资背景,招商局与中信资本自不必说,元禾控股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10亿元,曾在2010年与国开金融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国内规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股东和债权人都在通过多种资金管理策略协助企业拓展其经营边界,以获得价值增值。在信息技术、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体现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理念的基于投资者关系的新型资金管理策略应运而生,并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民间融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民间融资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小股东利益的被侵占行为愈演愈烈,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低价转让公司资产、上市公司不分红等掠夺中小股东财富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研究发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对于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增强、公司价值的提升、所有权结构的分散以及股票市场的成熟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企业有一个高效的资金供应,使资金收益最大化,最有效地运用资金,以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公司要取得廉价的权益资金成本日益艰难。文章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试图探索盈余管理、股东积极行为与权益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如何获取廉价的权益资金成本。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权益资金成本越高;公司取得的权益资金成本越高,对竞争优势越不利;股东积极行为能调节盈余管理与权益资金成本,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有效性,股东积极行为获得投资者青睐,进而降低了权益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20.
周宁 《企业研究》1994,(12):22-22
股本溢价由于是在实收资本以外,由股东“额外”交付的资金,而企业在分配股利时是按股票面值计算股利,而不考虑溢价部分。因此,往往企业间会产生一种“溢价有利论”,认为股票溢价即不付息,又不分利,何乐而不为?而在股东方面则相应产生一种“溢价不利论”,认为溢价分不到股利,未免太吃亏。事实究竟如何,现分析如下:从企业而言,收入的溢价资金虽不须付息,但由此相应减少的利息支出,也会相应增加企业实际利润,结果仍须分配给股东,或者留作权益,也属股东所有。当然,这里所说的实际利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