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试论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决定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逐渐突出。造成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也有其它一些不良因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对策,切实解决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对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公平的失衡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促生违法犯罪、败坏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再次分配要更加坚持公平,第三次分配要更加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3.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当前,我国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控制两极分化。税收是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应遵循税收公平,加紧税制的建设和完善,着力强化其对区域、部门、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4.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但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公平和效率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为解决我国不公平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及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探讨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制定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公共政策十分必要。本文分析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源自初始条件的不公平、要素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和政府功能性分配的不到位;并指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的公共政策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在市场中获取收入的能力、利用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利用转移支付制度改善穷人的生活待遇。  相似文献   

6.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公平的失衡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促生违法犯罪、败坏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再次分配要更加坚持公平,第三次分配要更加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7.
张颖 《商》2014,(24):159-159
在实现财富总量增加的同时,减小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在分析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基础上,吸取其能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合理之处,以期缩小人民贫富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李亦哲  陆君君 《华商》2008,(12):43-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中心内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有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象和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收入由分配制度决定,而分配制度由产权制度决定,人力资本产权缺失是导致初次分配不公、居民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偏低以及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必须从企业现有产权制度入手,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人力资本产权的建立能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充分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潜能,彻底解放生产力;能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劳动者的自治能力和监督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监督不力、效益低下等问题;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比例,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建立公平、有效率、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余洋 《华商》2008,(3):62-62
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派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收入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凸显了"公平"在分配制度中的主导性原则。在当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和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其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公平作为基本的理念。文章简单解析了公平这一价值范畴的内涵以及分类,进而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特点与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公平与不和谐现象。文章最后指出,为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目标,必须秉持公平理念,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国家最理想的模式与方略,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平与和谐是人类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追求,人类对公平与和谐的追求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平观、和谐观具有不同的内涵。近年来,随着中国步入社会转型期,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凸显,维护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重要选择。本文着重以公平原则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切入点浅析维护公平的原则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瑜 《财经界(学术)》2011,(22):253-254
税收是国家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持续扩大的个人收入差距,是体制性和制度性发展模式导致酌.现行的税收制度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机制,使税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经济效率型税收调控模式逐渐过渡到公平正义型税收调控模式,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应有的职责。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从公共财政来看,必须建立有效的收入调控体系、对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教育与社会保障的投入保障机制、房地产市场调节机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当然,这些财政制度的有效运行将受到一些社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任香茹 《中国市场》2010,(18):97-99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发展,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昌良 《消费导刊》2009,(10):232-233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党坚持长期执政的依据和强大动力。实现社会公平一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实现政治公平;二是要"遏制"两极分化,实现分配公平;三是帮扶弱势群体,实现道义公平;四是保障公民权益,实现权益公平。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收入公平分配问题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就业与收入公平分配既存在正相关,又存在负相关。就业的收入功能和就业机会公平与收入公平分配存在正相关,而就业——收入体制的不完善、非正规就业则不同程度地导致收入的不公平分配。正确处理就业与收入公平分配的相关性,必须强化其正相关,弱化其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完善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调节机制,应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明晰和保障各类财产、物品的所有者权益,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发挥政府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文章通过论述西方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我国社会公平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规模逐渐扩大,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税种之一,为了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宏观政策相适应,个人所得税在开征之初便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设置原则.这一原则,在推动个人所得税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贫富分化加剧,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2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占社会全部收入的50.13%,2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占社会全部收入的4.27%;若就表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上升到现在的0.46,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个人所得税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