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刘巍教授的新书《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讨论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的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实证主义的研究路线讨论了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等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计量经济史文献的基本元素和研究者的研究定位等问题;下编汇集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案例,诸如,文献评介、学术商榷、经济史专题和对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质疑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工作同经济建设进程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开拓、探索和发展的曲折前进的历程。在这个曲折前进的道路上,由于广大经济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等的努力,由于有关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我国经济史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济史料,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经济史研究和教学队伍,并且逐步为更多的人们注意和重视。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     
中国现代经济史既是一门有丰富的内涵的基础科,又是随时代脉搏跳动的前沿学科。面对新世纪的开端,学科研究出现了跨阶段放宽,放长视野的趋势,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学者认真对待旧中国的经济遗产问题。而研究近代经济史的学者则将研究领域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纵观20世纪中国经济的文章、专著不断问世。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术资料,著作与改革吹也大量问世。不资料包括:《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商业卷、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多卷本《中国工业5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苏星,杨秋宝编《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以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50年》(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史文献始见于1996年,16年来,研究多在宏观经济层面进行,如宏观经济运行、国际贸易、货币经济、投资、财政税收等方面。研究成果既涉及了经济史学界多年研究的领域,也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中国近代计量经济史研究文献在解释经济运行逻辑方面所做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文献除了对某些具体经济现象的内在逻辑做出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之外,更为可贵的是,能够对某些理论做出验证、补充和修正,这是计量经济史文献具有较高质量的重要体现。本文在点评文献优长之处的同时,也对其薄弱环节发表了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与经验学术研讨会于12月7日—8日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产业与科技史》编辑部和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聊城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中经济史的研究蔚为大观,成果斐然。但近年来,随着史学的不景气,也难以持续发展和深入下去了。这里暂不涉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整个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的挑战这个外部环境问题,也不打算讨论如何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本文不能胜任的关乎宏旨的问题,仅就经济史主要是财政史研究中的一些方式方法问题谈些自己的若干断想。 1、关于研究队伍以及研究方式的问题。经济史是一门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  相似文献   

7.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了继承和发扬经济与历史紧密结合的研究传统,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国经济史学会外国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共同合办的第五届“经济与历史”学术研讨会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研讨会于2019年11月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齐集一堂,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代     
农业与农村研究针对刘克祥的批评(文见中国经济史研究00/3),郑起东就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等问题对刘文进行了反驳,他对劳产率和亩产量、副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等领域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了考辨,仍然认为20世纪以来华北的农业生产是有所发展、农民生活是有所改善的,只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才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国经济史研究1).  相似文献   

9.
唐末福州侯官蓝文卿舍大量田宅建立雪峰寺的记载,被广为引用,建构起各自在唐代经济史、佛教史、地方史、畲族史上的理论。但有关蓝文卿舍田业的种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最初出现于明万历末年。证诸唐宋时期可靠的僧俗文献及畲族历史,并与《雪峰寺志》的其他相关记载互勘,完全可以证明其说之伪。因此,由这一类传说支撑建构起来的相关理论,应该重新审视,唐代经济史、佛教史、福建地方史和畲族史的这段史实,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0.
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84)》一书(以下简称《经济史》)已于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此书与其它已出版的同类书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使用史料比较翔实。编者曾组织四十多人,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收集了我国建国后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献、领导人的报告或讲话、报刊重要社论、调查报告、统计数字、论文、专著等史料。仅这些史料的目录索引,即达三万多条,约一百万字。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编写大事记、资料长编、专题研究和找老同志、知情人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或方式,对已占有的大量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  相似文献   

11.
从本年度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著看,商品经济与市场问题、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地区经济史问题是研究的热点,财政金融史方面也有重要收获,利用地下出土的新资料和有关档案资料研究经济史,也更加受到重视。下面是有关总论和跨代研究的简介。 经济史理论与方法 这方面文章不多,最可注意的是吴承明继其一系列关于经济史理论与方法问题论文后,又推出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一文,指出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一切经济学理论,包括作为最高层次指导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视为方法论。经济史研究对经济学理论的选用,应视研究课题的适用性和史料的可能性而定,主要是启发性的,而非实证性的。经济史对于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唐末福州侯官蓝文卿舍大量田宅建立雪峰寺的记载,被广为引用,建构起各自在唐代经济史、佛教史、地方史、畲族史上的理论。但有关蓝文卿舍田业的种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最初出现于明万历末年。证诸唐宋时期可靠的僧俗文献及畲族历史,并与《雪峰寺志》的其他相关记载互勘,完全可以证明其说之伪。因此,由这一类传说支撑建构起来的相关理论,应该重新审视,唐代经济史、佛教史、福建地方史和畲族史的这段史实,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立学科,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形成,或可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各家立论执言,自然不能超越经济事实或历史哲学。论战的结果,是多数学者,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随之出现各种经济史研究流派和出版物,他们分别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积累的经济史素材,亦或蔚为大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史研究,实际上是在这一基础上重新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与上年度基本持平,总体研究水平较高,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2007年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和唐史学会、武则天学会等分别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分别涉及到经济史方面的诸多内容.下面只是就2007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情况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史研究领域内分区域、分时段的研究理念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研究明清河南经济史的广大学者,除了对文献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以外,还开展了丰富的社会调查,并通过抄写碑刻资料和家谱,加深了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认识,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也使得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史研究更加微观,更加细化。若能从总体概况、人口、农业、环境、土地、商品流通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是对中原地区的经济史研究的认识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近代中国经济史学科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学者为观察体悟现实社会,把对经济史的研究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加以会通,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发挥了"史鉴"作用.张俐俐博士著<近代中国旅游发展的经济透视>即是一部这样的具有深度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是对经济史学理论的研究。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历史观,回 溯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史课程的学习能够给学生以思考、理解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有利于经济专业学生史学思维的培养和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然而,目前经济史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应从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出发,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革,以适应本科生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孙圣民教授著《经济学范式的应用:基于经济史研究的分析》于2019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经济史既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也是历史学中专门史下的三级学科,具有跨学科的交叉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有增加的趋势。该书主题讨论经济史中经济学范式的应用,兼论制度变迁理论与案例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统计,分析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展望国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的前景;然后以新经济史学为例,梳理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19年的七十年间,中国劳动经济发展的历程不断变化,其中经济形态发生了两次转变。我国经济目前进入了高速、高质、大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掌握劳动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对劳动经济史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新中国劳动经济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将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确凿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