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进而杜绝开大处方、开贵重药的现象,许多相关人士都呼吁实行“医药分家”的改革政策,近年来该政策也在许多地方初步实施,但在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上,却揭示了许多“医药分家”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2005年医药价格继续上演政府、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三方博弈,医疗机构垄断药品销售的格局将被打破,公立医院被迫下调药价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积极呼应对接国家医改政策,积极探索改制民办医疗机构医药价格管理办法,泗洪县物价局启动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并作为宿迁地区首批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县。按照国家发改委和省物价局相关政策要求,在放开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前提下,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降低药品  相似文献   

4.
正为规范医疗服务、医药经营行为,浙江省金华市社会价格监督服务总站与市区医药行业协会价格分站,对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金华火车站周边的医疗、药品经营者单位开展了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监督服务巡查。为民营医疗机构解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16家药品经营单位进行  相似文献   

5.
《港澳价格信息》2013,(5):58-58
为适应国家和广东省医药价格改革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药品阳光定价程序,2009年,广东省成立医药价格评审专家库,聘请了来自医疗机构、医药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政府职能部门等行业领域的1200多名评审专家。三年来,评审中心先后组织召开10多场药品价格评审专家论证会,完成4400多个药品品规价格评审,有  相似文献   

6.
王珏 《中国市场》2008,(35):10-1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的首要问题,政府对药品的多次降价,并未达到老百姓的预期,反而使医药行业大面积亏损。究其原因,医疗机构的行业垄断、以药养医、药品销售价格体系的差异、药品价格监管的偏位等问题是困扰医药市场价格改革的症结所在。政府对医疗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对药品成本的监审以及药品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医药市场价格难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医药价格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事关社会和谐公正。当前的医药价格过高,医疗改革没有“中立”的领导机构来管理,存在着投入不足、以药养医、流通不畅、广告泛滥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要扭转医改“市场化”倾向,成立“中立”机构管理医药改革事业,加强对药厂的监管,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正常增长机制,革除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国家负责药品研发,实行药品专营,对原研药和仿制药品实行差别定价。严厉打击非法药品和广告,加强医药价格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典型药品价格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药品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医药市场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医疗机构、医生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助推了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作者提出:应调整医药市场经济结构、转变医院的经营思路,通过提高信息对称程度加大对医生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整顿农村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县乡级医疗机构价格行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河南省新乡市于2009年4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市开展了县乡级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省关于实施药品招标采购的政策,进一步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去年底,盐城市决定在市直7家医院进行药品招标采购试点。根据所调查的药品招标采购的种种情况,思考对招标采购药品的价格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抓好自查,摸清底数。为了对药品购销中回扣行为特点进行初步了解,便于制订行动措施,促使专项检查工作扎实、深人、有效地进行,山东省工商局首先狠抓了自查工作。在省药品回扣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省卫生厅、医药管理局按系统组织药品生产、经销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自查工作。分别三次召开市地医药、卫生局长和省直企业单位领导参加的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部署自查工作。各大中型企业和医疗机构专门成立了自查自纠领导小组,有组织地开展自查工作。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纪委、监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俄罗斯医药市场发展迅速,药品销售额不断增长。但是其所占世界医药市场份额很少,进口药品依然占俄罗斯国内市场的60%以上。俄罗斯《2020年医药规划》的颁布和俄罗斯的“入世”将为俄医药市场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3.
<正> 现如今医药市场竞争几近惨烈之境地,如果医药代理商能寻找到一个“好品种”简直就等于发现了金矿。于是,大小医药商家满世界疯狂搜寻“好品种”。然而,什么样的品种是“好品种”,如何才能找到“好品种”,商家们给出的标准却相差甚远,但大家原始的心态—“赚钱”却是完全相同。 正是摸透了商家的心态,锁定了医药代理商这部分“疯狂”的目标人群,于是,专业药品“包装公司”出现了,专业药品“招商公司”出现了,专业药品“招商经  相似文献   

14.
最近,合江县物价局、卫生局针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收费不规范的问题,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县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管理的通知》(合价费[2009]17号),推出了三项加强营利性医疗机构价费管理的制度,规范县内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价费行为。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情况表明,经过连续多年的专项治理整顿,医药行业乱加价、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医药价格秩序逐步规范,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检查发现,超过规定价格销售药品、提高标准收取医疗费用等直接违反政策规定的显性价格违法行为逐渐减少,但部分医疗机构采取更加隐蔽的价格违法手段逃避监管,增加患者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的情况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医药价格虚高的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航  窦尔翔 《消费经济》2004,20(1):50-52
医药既有商品特性,又有公益特性。我国医药价格虚高,一是由于市场机制对医药价格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使医药的商品性体现不足;二是由于政府职能定位不准,对医药价格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使医药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治理医药价格虚高,需要增加医疗组织供给,削弱国立医院的寡头垄断地位;支持建立平价药店,弱化医疗单位的双头垄断地位;组建“医”、“药”分开的医疗机构;建立非盈利性医疗机构,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水准。  相似文献   

17.
医药分家弊端的探讨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进而杜绝开大处方、开贵重药的现象,许多相关人士都呼吁实行医药分家的改革政策,近年来该政策也在许多地方初步实施,但在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上,却揭示了许多医药分家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去年,国务院8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试点工作,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药品购销活动,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而部分地区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做法却大相径庭,许多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对药品采购招标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强烈,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政企不分,主体错位按国务院8部委文件规定,医疗机构是招标主体,招标主体也可以是经国家卫生部门和药品监督部门认定的具有代理药品招标采购资格的中介机构,以保证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招标主体混乱,出…  相似文献   

19.
2017年1月9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同时,国家卫计委于2017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解读了其有关情况,这意味着国家版本的药品采购"两票制"正式出炉,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将全面进入"两票制"时代。"两票制"的推行将会重构医药物流供应链模式,使我国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集中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价》2004,(4):34-34
为推进医药领域“三项改革”的深化,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整顿医药价格秩序,规范医疗单位、药品经营者和药品招标代理机构的价格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部署开展全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重点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医疗单位,药品生产、销售企业,药品招标代理机构以及血站等与医疗服务和药品有关的部门和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