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10,(2):18-19
1月4日,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2010年第1次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工作安排,审议《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狠抓工作落实,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意见》指出,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要积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日前 ,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同志主持召开了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在肯定去年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的同时 ,研究并通过了2000年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农业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会议提出 ,200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一手抓机构稳定 ,一手抓机制创新 ,以稳定机构为主 ;一手抓政策落实 ,一手抓基础建设 ,以抓政策落实为主 ;一手抓当前建设 ,一手抓长远发展 ,以当前建设为主。也就是…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经》2014,(1):9-1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扎实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当前实现农村农户经营制度基本稳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  相似文献   

5.
高层信息     
中央部署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强调,2009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提出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四项重点任务:一、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三、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四、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2015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相似文献   

7.
职教资讯     
<正>近期关注农业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要求抓紧制定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专门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推进"阳光工程"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中央号文件精神,农业部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价格促生产,稳粮食保供给,促增收扩内需,增投入强基础,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9.
要闻快递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千方百计促增收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农业工作的"保价格促生产,稳粮食保供给,促增收扩内需,增投入强基础"24字方针。会议对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千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省委、省政府发布2014年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江苏"三农"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确保粮  相似文献   

12.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一手抓好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今年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恐固和发展农村的好形势,把非典型肺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以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农业发展,一手抓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905.64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实现"十一连快";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近80%乡镇、21.7%村安排了试点工作。2013年底全省1.5万个村将完成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部署200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相似文献   

15.
<正>新春伊始,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2014年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要求在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相似文献   

16.
<正>岁末年初,"三农"大事喜事连连。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之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如期举行,会议深刻阐述了事关"三农"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重大问题,全面部署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要求。农业部同步召开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01,(1):40-41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近几年,我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在各级党政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抓政策落实,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一)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减负政策的规定,我省各级经管部门在减负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强化村提留…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今年棉花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棉化产业安全,目前,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这次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关于认清形势,开拓进取,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决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认真分析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重研究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