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我国芦笋产业布局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芦笋现状及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芦笋存在产业缺乏完整的布局规划;小农生产模式普遍,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芦笋加工企业小而散,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滞后,未真正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正视这些瓶颈,以优化芦笋产业布局为着力点之一,提出重力打造湖北黄陂﹑山西永济﹑山东曹县﹑福建东山等四大芦笋产业基地;构建芦笋产业八大集群,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优势;推进重点加工企业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芦笋知名品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加快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芦笋作为山西外向型特色农业产业,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山西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大的芦笋种植、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山西芦笋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均大幅下跌,面临严峻形势。分析了山西芦笋产业的现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管理水平偏低、无序竞争较重、产业发展不配套等是造成当前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对芦笋生产出口严峻形势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芦笋     
芦笋,以其独特的防癌功效,被国际社会誉为“蔬菜之王”,国外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区域化的芦笋基地建设是蔬菜结构调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芦笋产业发展现状。芦笋耐寒、耐热,适宜在夏暖、冬凉地区微酸性沙质和黑壤土种植。河北省的漳河、槐河、滹沱河、沙河、唐河等领域均可种植。适种面积约500万亩。芦笋种植后第三年进入采收期,可连续采收15年。产量高峰期可亩产鲜笋1000公  相似文献   

4.
旱地出芦笋     
正近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窖坑子村的旱地芦笋进入收获期,工作人员加紧采收,供应市场。据了解,下马关镇窖坑子村自2017年开始,依托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集约化种植、节水滴灌的方式发展旱地芦笋种植产业,目前已建成基地2000亩,亩均收益5000多元,并带动周边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相似文献   

5.
分析山西芦笋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研究预测山西芦笋未来发展态势,提出山西芦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清徐县芦笋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实现芦笋可持续发展的设想,构建芦笋产业化的运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丁振强  王思明 《中国农史》1999,18(2):61-65,94
台湾经济腾飞时期一个重要经验是引进国外优良蔬菜品种发展创汇农业,其中芦笋的引进成绩最为突出,台湾试种芦笋始于日据时期,50年代以后开始扩大种植,60-80年代初期是台湾芦笋生产的黄金时期,70年代芦笋出口量一度占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然而,80年代中期以后芦笋生产和贸易逐渐衰落,文章在对台湾引种和发展芦笋生产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台湾芦笋生产盛衰在政策、技术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陆芦笋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产销资讯     
河北容城绿芦笋产品60%畅销欧美市场现在提起河北省保定容城县,人们想起的不仅是服装,绿芦笋产业的蓬勃发展,正为容城打造着第二张名片。容城现已形成近3万亩的绿芦笋种植规模,直接经济效益达九千万元,产品60%经加工远销欧美、日本等,做起了国际化买卖。尝到甜头的当地菜农说:“这都要感谢有了农业标准化啊!”绿芦笋是一种多年生宿根作物,投资少,收效高,并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在过去,由于农户的盲目种植,片面追求产量,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产品销路得不到保障,曾一度出现了“价…  相似文献   

9.
赣榆县欢墩芦笋种植已有二十年,全镇芦笋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芦笋之乡"。 该镇引进了美国加州大学培育的优质新品种Uc157,该品种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良好。从育苗、定植、管理到采收的生产全过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使芦笋生产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芦笋的加工正在进行中,但是芦笋季节的状况并没有好转;某一加工厂家愁眉不展地说,今年芦笋罐头的产量,将会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兴则乡村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这一牛鼻子,实施"一村一品"推进行动,因地制宜围绕葡萄、辣椒、胡萝卜、芦笋、白山羊等特色产业谋篇布局,发展起紫、红、橙、青、白"五彩"农业,形成了产业稳步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目前成功带动全县6.1万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厉广辉博士肩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的使命,脱产挂职郓城县李集镇第一镇长。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不惧简陋生活条件,满腔服务"三农"的热情,报到当天,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深入全镇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特色村,摸清芦笋是滩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农业家底,找准了水肥管理粗放、病虫草害严重、用工量大、机械化程度低、产品加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成熟的突出问题,筹划打造沿黄芦笋大健康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芦笋作为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绿色蔬菜,市场需求量很大。对芦笋的高产种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芦笋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贵州芦笋生产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目前我省芦笋地留母茎的只有1支,多的也不过10多支,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我省应大力推广留母茎栽培法,以充分利用采收期间气候资源,积累更多的养分,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周致民 《农家之友》2007,(9S):29-29
芦笋秋季管理好不好,直接影响翌年春天芦笋产量的高低。处暑到秋分期间,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芦笋的光合效率高,正是芦笋秋茎生长期,也是芦笋根及芽盘大量贮藏养分期。这个时期合理追肥、浇水是明年春季芦笋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等。芦笋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和葱蒜类是一个大家族。根据这一特点,芦笋在栽培上应注意避免与葱蒜类连作。芦笋供人食用部分是幼嫩的茎芽。早春嫩茎破土而生,形似芦茎,状如笋,因而得名芦笋。芦笋的嫩茎出土,犹如石刁,茎枝长出像侧柏一样的叶子,又称石刁柏。芦笋有雄雌株之分,生产上雄株产量高。芦笋是世界珍贵的高档名菜,也是一  相似文献   

17.
德国宁堡县以盛产芦笋而闻名全国。作为当地的特色蔬菜之一,宁堡芦笋与其它地区的芦笋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种植所用的土壤取自该地区特有的河床沙质土壤。由于芦笋喜干燥、通风,因而这种土壤非常利于芦笋的生长。二是直至收获前,芦笋完全在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一、芦笋的田间管理 1、芦笋幼龄期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与培土,并及时施用追肥。除草一般在冬春季节地上部茎叶干枯时进行,要做到除早除小。作为采收白芦笋为目的的,必须在幼茎出土前加强培土工作;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一般结合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9.
芦笋秋季管理好不好,直接影响翌年春天芦笋产量的高低。处暑到秋分期间,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芦笋的光合效率高,正是芦笋秋茎生长期,也是芦笋根及芽盘大量贮藏养分期。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赣榆县欢墩镇芦笋栽培已有三十余年历史,近年来,该镇芦笋生产逐步由小到大、由粗放向集约方向迈进。2003年欢墩镇芦笋种植面积达15000亩,亩平均收入4000元以上,单芦笋一项全镇可实现收入60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