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人解释为“本体”,但“本体”是西方传统哲学概念,用来解释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易引起歧义。有人将“本”解释为“根本”,这意思较准确,但表述上仍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其实,这个“本”就是“本质”,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本质与现象相互依存,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质,才能科学揭示并深刻把握管理的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争先刨优”活动主要是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人才为重点的党建活动。“争先创优”活动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规范简称,其主要形式是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其目标和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3.
刘绍义 《秘书工作》2012,(10):54-55
“我”本是兵器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而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裁”这些关于战争的字眼长得很像,原因是“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4.
黄俊卿 《活力》2007,(8):125-125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指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相似文献   

5.
品味和谐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而论,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谐”则是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6.
邹燕秋 《秘书》2014,(4):16-16
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年说“马”,人们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含“马”字的吉祥成语,譬如“马到成功”“万马奔腾”“兵强马壮”“马不停蹄”“龙马精神”等等。 笔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想到的是“马失前蹄”。光阴荏苒,来去匆匆,在过去的岁月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恪尽职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一、从竞争到协作 世界充满了“争”,这是资源有限性带来的必然结果。有史以来,人类每年都有战斗,甚至每天都有战斗,就是典型的“争”,途径是“战”,我们称为战争。在商业界,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也是你死我活。这种“争”,我们称为竞争,是通过“竞”,即比较来“争”的。  相似文献   

8.
张雪威 《数据》2011,(4):14-15
什么是幸福?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幸”字的“土”字代表房子,“¥”是金钱的象征。所谓的“不幸”是指没有房子住和没有钱花;“福”字是一家人有“衣”穿有“田”种。“幸福”二字组合在一块,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住有钱花。无独有偶,2009年,《中国青年报》也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幸福和房子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中国人认为幸福=有房。于是,命中注定房子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  相似文献   

9.
尹戈 《房地产导刊》2004,(84):74-74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把“梦话”当真,其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话”往往是发自人们肺腑,却又不便说的“大实话”,所以“梦话”是最不加修饰的“原创”,最真实,也最直白。  相似文献   

1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国房地产的多舛命运不外乎如此。 从国务院的“23号文”到“18号文”,从央行的“121号文”到银监局的“212号文”,从“七部委新政”到”九部委细则”……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地产调控依旧处于“马拉松”状态,疲累不堪,没有结束的“哨音”。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把教师称为“园丁”“工程师”“铺路石”“领路人”,而在我看来,教师只是一个守望者。“守”这个字表达的意思是“时间漫长而坚定不移”,“望”的意思是等待,盼望。教书育人,就是这样一个漫长而等待的过程,用爱心的坚守,定能结出成长之果。  相似文献   

12.
施建东 《活力》2005,(12):105-105
所谓课堂教学的“布白”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而是要巧妙地留下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有回味、思考、消化甚至于演练的余地。实际上,画家绘画总是要留点空白,比如“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目的是留给欣赏者以遐想的余地;音乐家演奏注意无声胜有声,时而“千山咆哮”,时而“万马齐喑”,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想音乐。这里的“空白”“无声”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同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如此,在鞭辟入里的分析、讲授的同时,也要留一点“空白”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布白”手法,实质上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个叫“倒钩”的词汇极端走红。我上网查了一下,“倒钩”,俗称“钓鱼”,是上海方言,意思是布下诱饵,卖个破绽,将对方引入圈套。通常前面加动词“放”,谓之“放倒钩”,就是设圈套。而直称某某为“倒钩”,意指对方是个心怀不轨的陷阱设置者。2009年9月8日,上海白领张晖就被狠狠地“钩”了一下。  相似文献   

14.
说“联想”收购IBM,是“与虎谋皮”,是因为收购案多发生在强势企业与弱势企业或颓势企业之间,可IBM绝非病猫,而是虎视耽耽的恶虎。说IBM是恶虎,可“联想”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联想”是饿虎,是下山虎。那么,究竟“谁谋谁的皮”?。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势”篇有这样一句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说善于作战者,往往充分利用形势以及形势的变化。其实企业的经营也一样,尤其是企业危机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势”,一种与正常状态不一样的“势”的改变和出现。所以,如何发现“势”的转变,把握“势”态的发展,运用“势”的契机,和借“势”造“势”,从而为我所用,是成功地进行危机营销,度过危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企业创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管理问题,要想解决管理问题,首先是必须明白什么是“管理问题”。所谓“管理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现有状态”  相似文献   

18.
凌平 《经营者》2010,(14):12-12
继“车奴”、“房奴”之后,“团奴”这一新鲜词汇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和车奴、房奴略有差别的是,前者沦落为“奴”多少是有些心理准备的,一面是车房之惑,一面是囊中羞涩,超前消费,规矩就不能全是自己说了算。而“团奴”的形成,则来得颇为委屈。“团奴”一词专指组团消费者,本来是想捡便宜当大爷,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导报》2009,(1):F0004-F0004
远东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得益于“和”与“灵”的企业哲学和艺术。“和”是远东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是远东企业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企业生存方式,且在企业的多次改制中被反复印证。“灵”是远东文化中的方法论,是在以“和”为本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与“灵”的企业哲学和艺术,是远东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相似文献   

20.
方连更 《财会月刊》2008,(10):35-36
一、“研发支出”科目的归属问题 “研发支出”科目是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设置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期(月)末,应将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由此可见,“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而“管理费用”是一个损益类科目,所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也应该是一个损益类科目。显然,把一级科目“研发支出”归类为成本类科目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