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率先从危机中恢复,但通货膨胀预期问题凸显.通货膨胀预期能强化实际通货膨胀,甚至出现资产泡沫、价格上涨以及囤积行为,并对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形成一定制约,因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非常必要.本文从四种通货膨胀预期理论中归纳出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两大要素,即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以及政策信息,并详细分析了目前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六种因素,针对这六种因素,相应给出五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成为信用货币经济中循环往复的问题,货币是症结关键。通过建立包含货币缺口和收入差距的凯恩斯Phillips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1979-2010年的数据实证得出:货币化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通货膨胀,一是通过扩大货币缺口、直接推动当期物价上升,二是高货币化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平稳发展情况下,货币化是一个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但在严重依赖货币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化却可能是货币超发的指标,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广东金融》2008,(1):56-59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通货膨胀预期(下称通胀预期)在本轮通货膨胀中起了多大作用,如何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关系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预测。通胀预期有适应性、理性和不完全理性预期之分。  相似文献   

5.
关于通货膨胀预期及其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呈现"V"型回升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部分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上涨,面对通货膨胀预期,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央行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稳定市场预期;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理解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稳定物价总水平,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而管理好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货膨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2001—2022年间不同时频下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各国通胀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对各国通胀产生时变溢出效应;第二,能源大宗商品对能源依赖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影响更为明显;第三,原油和动力煤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天然气更为明显。因此,各国可以通过优化能源进口渠道、增加必要的能源储备、寻求替代的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以缓解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预期是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它能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终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当前,随着食品价格带动CPI上涨,社会各界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调查分析通货膨胀预期有关问题,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好实现保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9.
标题通货膨胀与核心通货膨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银行真正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变化,因此,剔出了某些短期内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如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更适合充当央行货币决策的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央行发布的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数据,构建净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实证检验不同分布下通胀预期的记忆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北京、河北、江西、云南等四个省市之间记忆性差异及其微观原因.结果表明:当我国居民通胀预期服从均匀分布时,通胀预期有可能存在记忆性,并且具有\"长记忆\"特征.其中北京通胀预期记忆性最短,其次是河北和云南,江西通胀预期记忆性最长.这种通胀预期记忆性的差异来源于各省市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金融参与程度以及人均收入等微观因素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资产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争论的焦点.本文阐述了资产价格和未来商品价格、通胀预期之间的理论关系,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问存在较大失衡,这种失衡体现为资产价格隐含的高通胀预期,本文粗略估计了该通胀预期,认为从中央银行容忍范围和对总需求影响的角度来看,该通胀预期过高而难以实现.本文最后从总消费需求和金融稳定角度,分析了恢复均衡的另一种途径即资产价格下跌,认为资产价格下跌发生的概率较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更小.  相似文献   

12.
钟涛 《济南金融》2011,(12):36-38
本文分析了通胀预期的表现形式,重点探讨了通胀预期与物价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对不同种类的价格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消费品价格变化影响较小,CPI对通胀预期缺乏敏感;对企业生产品价格影响程度远大于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梁珊珊 《海南金融》2011,(6):18-20,3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以美联储为代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我国为应对危机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外因素导致我国通胀压力凸显.除了货币因素、大宗商品的输入性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胀本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  相似文献   

14.
国内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通常认为,影响通胀预期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通胀水平。通胀具有适应性调整的特点,当通胀预期较高时,会带动真实物价水平上升。而真实物价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日益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西方国家成功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胀预期方面的制度特征,结合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所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单一名义锚、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采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动态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地位,然后深入探讨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与通货膨胀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简要总结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运行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通胀预期逐渐强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费雪方程和无偏预期理论,从短期名义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分离出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使用Ex-ante实际利率与主趋势的偏离程度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针对我国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提出了完善调查监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目标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2010年通胀:是预期还是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与工业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同,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仍相对健康,但2010年通胀风险依然存在.经济的较快增长、信贷超常增长加大了后续通胀的压力.进口通胀、农产品价格上涨、服务业价格上涨、工资上升可能是导致通胀的原因.但通胀能否成为现实,还要关注2010年上半年信贷增速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