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贵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和劳力资源丰富,发展蚕桑生产的条件优越,蚕业开发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蚕业人员及蚕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全省现有各类桑园37万余亩,其中成片桑园近30万亩,投产或部分投产的桑园约14万亩;1994年,全省共发蚕种8.5万张(盒),生产蚕茧1775吨;桑园面积、蚕种用量和产茧量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至本世纪20年代是广东蚕业兴盛时期。人们多以该时期蚕业迅速发展以致排挤了其他行业生产,而称之为蚕业“畸形发展时期”。本文分析说明,本时期蚕业兴盛的表现仅在于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粤丝输出贸易额的增大,而农村蚕桑生产技术并无长进,相反担桑产丝量却呈下降的趋势。可以说,就蚕业生产而言,后期的技术集约程度比前期降低了。产量的发展应以技术发展为基础,但是近代广东蚕丝产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不但技术无长进,粗放操作程度还有扩大的表现,这也反映了近代广东蚕业发展的“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3.
自1970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茧丝生产国,推动着世界蚕丝业的发展。1995年我国的茧丝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7.9%。我国是世界茧丝生产大国,但远不是生产强国,在蚕业经营规模与生产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利用各蚕业主产国的生产统计,对蚕业经营规模和蚕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国际比较。(一)比较对象的确定自70年代以来,世界蚕业生产迅速发展,虽然亚洲仍是世界蚕丝的主产地,但是蚕丝业的国别构成及其局部的地理分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世界蚕茧总产量由1970年的34.3…  相似文献   

4.
宋代浙江蚕业生产的主要地区是在杭州以及钱塘江以南的一些地区,这些地区在北宋时蚕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生产的数量上超过明清时最为发达的嘉兴、湖州两地区。南宋以后,地处钱塘江以北的嘉兴、湖州两地区的蚕业生产迅速崛起,虽然在南宋时期这两个地区的生产数量还没有超过钱塘江以南的地区,但就其发展速度而言,是钱塘江以南的地区无法相比的,大有取而代之之势。至明代杭嘉湖地区作为我国蚕业生产中心的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夹江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收入成为蚕区农户的主要经济项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全县蚕桑生产几起几落、徘徊不前的局面进行多次研讨,经过科学论证,结合实际,按客观规律,制定了发展蚕桑生产和建设生态蚕业的长远规划,并作为“七五”期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层层狠抓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蚕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在此,我就夹江县建设生态蚕业的有关问题,提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古代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南部,蚕业生产相当发达,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也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如马头娘、蚕姑等神灵崇拜,蚕月与蚕禁,蚕农岁时、婚丧习俗等等,都曾在当地长期广泛流传。这些习俗,是伴随着本地区蚕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而产生并不断生衍、丰富起来的,具有十分浓郁的区域特色,它们不仅反映了蚕农的心愿祈求和观念意识,同时也对当地的蚕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柳城县2008年蚕户桑蚕生产情况及2008年冬至2009年春桑园管理情况、2009年蚕户桑蚕生产准备情况等进行调查,就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对我县桑蚕业发展提出建议:即要使柳城县桑蚕业得以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必须做好蚕户的思想安抚工作,采取措施消除蚕农顾虑徘徊思想,加大桑蚕技术服务力度,推广良种良法,建立生态蚕业结构,开展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冬闲桑园、蚕房的复合经营,提高蚕户养蚕成功率,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提高蚕户桑蚕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蔗糖业经过“北退南归、相对集中”的战略调整,形成两江一河蔗区以制糖为主、果蔗鲜销为辅,其余蔗区主要以生产果蔗鲜销为特色的分布格局。通过国家实施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蔗糖业由东部沿海,由平原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取向,给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带来了发展良机,使蔗糖业成为蔗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加入WTO后,贵州蔗糖业和全国蔗糖业一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一、贵州蔗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甘蔗生产上新品种改良滞后,高产高糖新品种推广少。贵州蔗糖业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对柳城县2008年蚕户桑蚕生产情况及2008年冬至2009年春桑园管理情况、2009年蚕户桑蚕生产准备情况等进行调查,就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对我县桑蚕业发展提出建议:即要使柳城县桑蚕业得以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必须做好蚕户的思想安抚工作,采取措施消除蚕农顾虑徘徊思想,加大桑蚕技术服务力度,推广良种良法,建立生态蚕业结构,开展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冬闲桑园、蚕房的复合经营,提高蚕户养蚕成功率,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提高蚕户桑蚕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是江苏和全国的重要蚕茧生产基地,现有桑园20余万亩,年产鲜茧32万担。近年来,该市东台等地通过组建蚕业合作社,努力推进蚕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好效果。一、蚕业合作社运行的效果明显1、提高了蚕茧生产水平。蚕业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以推广普及适用科技为己任,促进了科技兴蚕工作。据东台市梁垛镇调查,合作社社员应用技术达到了5个百分之百,即:小蚕共有率、桑园摘芯率、大蚕省力化技术应用率、方格蔟使用率和室外预挂率达到100%。各地都反映,合作社社员的茧质各项指标普遍化比面上蚕农高5-10个百分点。由于蚕业合作社的普及和社员茧质的普遍提高,东台市的茧质已从省内中等水平跃居为全省前列。2、增加了蚕农收入。社员由于技术到位,蚕茧的产量、质量显著增加,收入也相应增加。东台市统计,去年社员春茧张单产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斤,亩产茧高18斤,张茧产值在700元左右,亩产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世界蚕桑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蚕业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曾长期居于重要地位。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蚕业生产和蚕丝贸易最大的国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积攒了详实丰富的蚕桑史料,也沉淀了底蕴丰厚的蚕桑文化。虽然现存对中国蚕业的记录、论述和专著颇多,但大多零散隐匿于史书、传记、诗歌、文集和杂记之中,甚至是竹简和古陶器上,内容庞杂且难于分辨整理。如何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有效甄别出有用的蚕桑资料并合理利用,为蚕业科研服务,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蚕桑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当中,受资金、人员、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就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冀使现代蚕业推广技术在推动蚕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蚕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模式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模式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二种: (一)以技术改造为主,通过对蚕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等进行改造,拓宽蚕业经营范围,提高该产业的经营效益。原来的蚕丝大国——日本,所采取的就是这种技术型的产业化改造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蚕业因其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而著称。在南国广西,蚕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近几年,在国家"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以及区内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西蚕业的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农业新支柱。回顾广西桑蚕业十年发展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有着巨大的区域合作和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展望"十二五",广西蚕业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蚕业生产与蚕桑学科现状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丝绸生产国,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5% 和 65% ,生丝和丝绸出口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70% 左右,是我国唯一能垄断国际市场的并具有庞大的数量优势的国际型商品。我国现有 28 个省(市)自治区有蚕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广西、重庆、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市,目前全国约有桑园面积 900万亩,发放蚕种 1500 万张,生产鲜茧40 万多吨,产值约为 700 亿人民币,茧丝绸出口创汇 30 多亿美元。 我省位于长江中游,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是我国蚕业区划中最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速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后,蚕桑产业的初级产业链逐步向西部集中,容易生态环境带来两方面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在依靠法律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探寻和实施生态蚕业发展模式,实现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的生态蚕业的几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7月5日,广西现代蚕业工作会议在宜州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10年广西蚕业的发展,部署“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广西蚕业发展工作。广西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广西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广西区党委副秘书长蒋洪、广西区政府副秘书长曾东、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地处广元市的四川女皇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成立的四川省首批定向募集股份制试点企业。公司把广元市的传统优势骨干产业———蚕业作为自身的主导产业,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改造传统茧丝业的有效途径,通过6年多的产业化运作,该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已拥有14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公司股本总额由5000万元扩大为1.2亿元,累计实现利税4000余万元,蚕业生产基地辐射广元市市中心、朝天区、元堪坝区、剑阁县、青川县,种植桑树4亿棵,带动农户8万户,成功地开创了蚕业产业化的先河。先后被列为全国66家农…  相似文献   

19.
苍溪蚕丝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向腾杰隆维保苍溪地处四川省盆周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丝业生产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1994年底以来出现的丝绸市场疲软,也给我县的蚕...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蚕业,实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必须质量先行,紧紧依靠科技,以推动现代蚕桑科技示范园科学发展为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走规模、高效、标准、品牌四轮并驱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