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凭借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崛起的智能手机商RIM采取了与苹果相反的策略牵手苹果iPhone失意之后,中国移动相继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和戴尔等手机终端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2009年12月8日,它又与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另一家主要竞争对手RIM公司联袂宣布,计划在国内推出支持TD—SCDMA及TD—LTE标准的BlackBerry(黑莓)手机,向中小企业和专业消费客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Google推出来一个Nexus One,这事比较违反常理。因为众所周知Google这两年力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引来T-Mobile、Verizon、中移动、宏达电、LG、三星、摩托罗拉等一大批非顶尖或非正统手机业选手成为其拥趸,试图扳倒诺基亚的Symbian、苹果的iPhone和RIM的黑莓。这下子Google突然搞出自己的手机,就等于微软推出了Microsoft品牌的PC,摩托罗拉、三星到底还用不用Android了?  相似文献   

3.
RIM自白书     
金孟领  王伟兴 《商界》2010,(11):140-144
智能手机黄金联赛,苹果一马当先,谷歌奋起直追,诺基亚寻求涅槃,RIM则拖着一双老腿,行动迟缓。黑莓最新手机Torch隆重发布,市场反应如温水煮鸡蛋——冷淡,观察家们则直接写了讣告。难道黑莓真的已经年老色衰,无法触及消费者和市场的兴奋点了?作为全景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新锐媒体爱范儿,其主笔虚拟为黑莓手机制造商PIM,为RIM一吐郁结。诸位不妨望闻问切,为RIM把脉一番。  相似文献   

4.
李瀛寰 《大经贸》2009,(12):74-75
“苹果”尚悬空中。“黑莓”成功落地。加拿大RIM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Jim Balsillie来华,动作极为高效:12月719,与神州数码签署协议,在中国分销黑莓智能手机;12月8日。和中移动共同宣布,计划在黑莓智能手机平台支持TD—SCDMA及TD—LTE标准。TD和TD—LTE制式的黑莓手机将于明年推出。  相似文献   

5.
《成功营销》2011,(Z1):30
RIM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家"卖手机"的公司,因此从2008年到今天,在中国正式推出的黑莓手机只有几款。真正黑莓手机的体验,需要移动网络中黑莓服务的支持,需要有针对性的应用支持。这种拓展方式就像"搭积木",只有当每一块积木都搭起来,才能在中国拼出一颗完整的"黑莓"。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面孔中国电信与RIM达成黑莓手机销售协议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已经和总部位于加拿大的智能手机厂商RIM就黑莓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及服务合作达成了协议。对此,中国电信有关人士表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2010,(1):6-6
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已经和总部位于加拿大的智能手机厂商RIM就黑莓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及服务合作达成了协议。对此,中国电信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电信与RIM公司就黑莓业务的合作推广情况,有望于明年初公布。  相似文献   

8.
越莱 《电子商务》2008,(4):45-45
<正>电子邮件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尖兵利器。仅在无线电邮领域,Black Berry黑莓凭借它将手机巨人摩托罗拉抛在身后,苹果iPhone手机整合电子邮件,无一不是轰动业界的大事,而在人们最经常使用的通讯方式中,它也一直稳居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商务》2006,(9):120-120
宇龙通信的创始人,被称为“双待机教父”的郭德英在研发酷派手机时,心里早已树立了一个目标——做中国的黑莓(Blackberry)。黑莓是北美RIM公司生产的一款占据北美高端市场大幅份额的商务手机,可以自动收发来自Outlook的邮件。  相似文献   

10.
"非主流用户"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增强"黑莓"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经过8年的努力,加拿大RIM公司的黑莓(BlackBerry)智能手机终于得以进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7月27日,中国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BlackBerry(黑莓)"业务,并开始大规模全国推介活动。接下来,黑莓手机服务将在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面向商业集团客户推出。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12,(2):116-119
雄霸智能手机行业长达十年之久的黑莓,在苹果和谷歌安卓系统的快速崛起之下几无还手之力。导致黑莓变“黑霉”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硬件起家的RIM无法适应智能手机用户从商业为主向大众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黑莓技术最成熟,但最贵;担当狙击手的中联通红莓最不成熟,却硬是唱了一个多月的独角戏对全球最大的手机push mail(移动邮件推送业务)技术公司RIM来说,其主要产品“黑莓(BlackBerry)”与中国一朵“红莓(RedBerry)”之间的故事,恐怕比小说更具有戏剧性。 5月11日,RIM联合执行官Jim Balsillie 在阐述黑莓的在华战略时拒绝评论中国联通推出红莓所引发的“商标侵权”,而此前RIM已明确表示,不打算控告中国联通和提供红莓技术  相似文献   

13.
自辩的禁区     
在苹果iPhone4“天线门”之后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乔布斯试图向与会者证明,无论是诺基亚、黑莓还是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只要在用户用手部紧握天线所在部位的情况下,都会出现信号衰减,乔布斯试图让观众们相信,iPhone4的天线问题是智能手机的通病,而非苹果所特有。  相似文献   

14.
《三联竞争力》2007,65(8):27-27
2007年6月29日,造势已久的苹果手机iPhone上市,苹果迷们以自己真实的热情,把这一天又定格为苹果历史上一个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熊莉 《成功营销》2009,(10):18-18
8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和苹果公司合作,于今年第四季度引入iPhone3G和3GS两种机型,正式在华销售。3天后,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各方,高调推出自己的操作平台OPhone和OPhone手机,试图打造智能手机生态系统。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于8月27日首次表态正在引入黑莓(BlackBerry)以对抗iPhone。  相似文献   

16.
熊莉 《成功营销》2011,(5):I0025-I0028
如果你是智能手机(比如iPhone或者HTC,或者新版的黑莓手机)的深度用户,可以尝试—下一整天都不用你的爱机,然后看看自己会不会因此而抓狂。在我们采访的嘉宾中间,大多数人挺不过半天。  相似文献   

17.
张贺飞 《商界》2015,(3):29
在开放与安全、统一与多样的对冲下,安卓更像是一个囚徒,赢了对手却输掉了自己。对安卓来说,最近的形势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iPhone 2014第四季度销量略超安卓,但另一方面是高冷的黑莓宣布兼容安卓应用,甚至传出了WP系统考虑兼容安卓应用的消息。黑莓绝非是兼容安卓应用的个案。对于iOS之外的手机系统而言,兼容安卓应用已  相似文献   

18.
黑莓应变力     
陈力  何焘 《商界》2010,(3):124-128
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i—Phone来了,诺基亚联手微软打造的E系列来了。基于Google的Android平台的摩托罗拉、三星、HTC等智能手机也加入这个战场,但RIM公司的黑莓处变不惊,灵活应对,至今仍挺立潮头……  相似文献   

19.
随着CDMA版iPhone的热销和iPhone 5的上市前奏,苹果在2011年终于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当然,围绕苹果iPhone的花边新闻也少不了,美国科技杂志《PC World》网络版就曾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苹果iPhone4引爆的销售狂潮余热未尽,三星、摩托罗拉、黑莓、HTC不遗余力的奋力角逐,更有以"联想乐Phone"和"小米"为代表的众多内地本土品牌的蜂拥而出。从最初的黑白屏到蓝屏、彩屏、高清彩屏再到2011年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高分屏,从作为单一的通信工具到增加了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