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产品单向替代和碳税政策,考虑由单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替代产品,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单周期博弈模型,分析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两种产品的最优零售价和制造商碳减排水平.研究表明,碳税设置在合理范围内时才能起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集中决策下减排量最大并能有效提高供应链利润;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和低碳偏好的增大会使两种产品的价格增大,减排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2.
夏东方  倪静 《物流科技》2022,(20):138-142
在“双碳”目标下,低碳供应链如何定价和投入碳减排决策是实现供应链低碳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低碳供应链定价和碳减排技术决策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构成的二级低碳供应链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制造商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程度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确认了企业社会责任程度的最优范围,根据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程度在一定值域内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低碳产品价格,提高供应链的碳减排量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对使用减排技术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建立了完全信息对称下由政府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从产品绿色度的层面研究了碳税对于制造商决策、消费者效用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随着碳税税率升高,产品的零售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普通产品的最优生产量随之降低,低碳产品的最优生产量随之增加,社会总福利相应减少。因此,建议政府建立差异化碳税体系,对于碳排放较高的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引导,倡导国民低碳消费,并且在碳税立法过程中注重遵循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4.
邓江东 《物流技术》2023,(12):129-134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现实情况发现:制造商给予适当的收益分红有助于零售商积极参与低碳供应链发展;制造商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渠道,以提高消费者绿色回收再生资源的积极性;政府的补贴政策、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政府可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碳税代替低碳补贴,减少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5.
服务经济和低碳环保为主导的时代下,制造商提供的服务水平受服务预算的约束影响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从而导致供应链决策的变动,而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加也影响着各主体的决策,这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探讨方向。文章采用Stackelberg博弈和KKT最优条件法,探究预算约束下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预算约束下,低碳偏好的增加对零售价格的影响还会取决于价格敏感系数的取值,与制造商的碳排放量成正相关,供应链总利润也会增加,但是环境却会持续性被破坏。  相似文献   

6.
构建由原制造商主导和第三方回收商负责再制造的逆向供应链模型,通过斯塔克伯格博弈理论分析碳税、再制造商规模效应和碳减排专利在分散和集中决策下对该逆向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分散和集中决策下,碳税和再制造商规模效应均可促进供应链碳减排;分散决策下,碳税可以降低碳减排专利使用价格、增加再制造商产量,但未达到最优碳减排效果;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偏好水平大于再制造过程的碳排放率时,集中决策下各成员共同研发、使用碳减排专利,供应链产量增加且倾向于销售再制造品,利润提高,碳减排效果提升。因此,可通过设计契约,合理分配供应链利润,使供应链总利润增加、碳减排效果提升,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14):1-4
本文根据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政策属性,构建了在单一碳交易、单一碳税以及碳交易与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通过逆向求解,对这三种减排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制定的碳交易价格相对于碳税税率较高时,应选择实施碳交易减排机制;政府制定的碳税税率相对于碳交易价格较高时,应选择实施碳税减排政策,在这两种情况下社会福利水平较高,低碳商品的价格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生产低碳商品制造商获得的利润较大,有助于低碳产品占领市场,从而减少碳排放,促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存在偏好的背景下,研究了由一个绿色制造商、一个普通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的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中的运营机制问题,并分析了绿色减排投资系数、消费者偏好以及价格竞争程度对供应链成员利润造成的影响,并得到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绿色水平和绿色投资系数负相关,与消费者偏好系数呈正相关。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价格竞争对零售商有利,却对制造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夏萌 《物流技术》2024,(3):106-115
研究生产绿色产品的制造商不入侵、以电商平台转销渠道入侵和代销渠道入侵这三种渠道策略,分析消费者绿色偏好、渠道竞争程度及平台佣金率对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探讨制造商通过电商平台入侵的最优策略。结果表明:无论制造商是否入侵,供应链成员利润、产品绿色度与消费者绿色偏好正相关,而与渠道竞争程度负相关;制造商通过电商平台入侵可以提高产品绿色度和自身利润,且当消费者绿色偏好较高或渠道竞争程度较低时,线下零售商也会因制造商的入侵行为而受益,实现“共赢”;此外,制造商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入侵时,其渠道的选择取决于渠道竞争程度和平台佣金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论述低碳消费的经济学属性。研究结论为:低碳商品与一般商品具有完全替代性;消费者的低碳商品偏好程度对低碳商品与一般商品的相对价格具有强敏感性;调整二者相对价格比值,既可以影响低碳消费者剩余,也可以影响低碳商品市场的交换效率和低碳消费的外部性。该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的机制设计,可以激励社会低碳消费,促进社会减排。据此,本文指出了我国低碳消费政策建设方向:政策设计要兼顾政策对象的经济效率和减排效率;政策设计中要加大针对低碳消费偏好的激励力度;应针对供需双方低碳行为外部性而设计补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