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与理赔机制不断创新,但投保主体、被保险人等的范围与标准仍有待明确、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较高、当前运营机制对投保人的激励效果有限、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配套机制也尚不健全。为此,应从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提升保险公司管理能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着力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保险公司破产是保险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但保险公司破产将对众多保单持有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基于风险收益匹配理论,应予优先保护保单持有人权益。保险公司破产程序划分为破产前置程序和司法破产程序,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也应以此为界分。在破产前置程序中,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护间接表现为恢复问题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应构建层层递进的监管体系,设置保险保障基金的提前参与程序。在司法破产程序中,着力于完善"保单转让"、"保单救济"和"优先清偿"规则。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上海保险》2010,(8):47-49,60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中资公司逐渐把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问题提到了首要地位。而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来讲,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内控与风险管理,这样才能最终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经营能力,从而形成相关竞争优势。而这些措施都需要一个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腾  钟明 《保险研究》2019,(9):60-73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维护保险机构、保险消费者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对一般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保险公司在资本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具有诸多特殊性,所以有必要对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基于我国47家股份制保险公司201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占比及其背景特征对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比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但对偿付能力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区分保险公司是否具有自发性公司治理意识和股权集中程度高低进行横截面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在具有自发性公司治理意识或股权更分散的公司中显著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加大了保险业运行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保险公司治理,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的角度,考察了上市保险公司的薪酬契约机制。其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位置与上市保险公司、上市非保险公司薪酬契约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已经基本确立了与业绩挂钩的薪酬考核机制,但目前同时存在比较明显的薪酬粘性特征;不论是上市保险公司还是上市非保险公司,其独立董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薪酬契约发挥治理作用。本研究丰富了保险公司"网络和治理"尤其是治理机制和薪酬契约的实证研究文献。关于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非保险公司的比较检验,对完善上市保险公司独立董事治理和薪酬契约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从公司治理层面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加大了保险业运行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保险公司治理,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金融电子化》2010,(9):42-44
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和《保险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指引(试行)》,对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和灾备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中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等级灾备”的原则,平衡成本与风险并确保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张忠义 《中国保险》2013,(12):49-51
声誉是保险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我国保险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保险公司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维护保险声誉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完善声誉风险的事前预防体系、事中的处理机制和事后的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北方金融》2022,(9):I0005-I0005
各保险公司:为完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机制,提高保险业风险抵御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发布)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第3号),现就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以来,虽然国内保险业迅速发展,但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外同业,保险公司对分、子公司的控制乏力,究其原因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保险公司积极探索适合于保险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来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保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华 《时代金融》2013,(15):147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险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有待完善之处。基于我国保险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保险公司的特殊性,认为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首先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文中构建两种治理结构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丹 《金融会计》2013,(3):63-68
与传统商业保险公司相比,专属保险公司具有扩大承保范围、获得税收优惠、改善企业现金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控制风险损失、降低风险管理成本等优势,专属保险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然性。近年来,专属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但对我国而言,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为完善我国保险市场,充分发挥专属自保的优势,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专属自保公司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的金融支付能力。偿付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险公司资产的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强弱。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中国境内主要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分析,虽然目前国有保险公司和中资股份制保险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偿付能力的绝对值也很大。但是,从与偿付能力密切相关的财务比率指标等相对值来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保险公司已经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资保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完善保险公司内控及治理结构对于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公司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保险公司内控及治理结构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监管部门应从深化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健全治理制度、加强高管人员监管等方面推动保险公司完善内控及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祝君萍 《时代金融》2014,(9Z):225-226
承保能力指的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接受风险的能力。保险公司如果有着足够的承保能力,那么被保险人就可以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保险公司也可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否则,保险公司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破坏。本文将针对保险公司的出单中心管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才能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成熟、高效的保险市场应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经验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尚未真正经历过破产程序。伴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保险公司要健康地成长壮大,必须建立起高效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路径安排,主要包括:完善保险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积极稳妥的多层次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健全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管和建立科学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8.
承保能力指的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接受风险的能力。保险公司如果有着足够的承保能力,那么被保险人就可以得到切实可靠的保障,保险公司也可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否则,保险公司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破坏。本文将针对保险公司的出单中心管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才能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高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竞争的越发加剧。保险公司破产的概率大大增加。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破产对被保人,保险市场,甚至整个社会的安稳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完善保险公司整顿、接管、破产等的具体操作法律规定以及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等制度来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和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保持保险市场健康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在阐述了保险退出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的设定,同时对比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借鉴发达的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借鉴美国经验构建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对投保人来说,选择保险产品、选择保险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保险公司的实力和信誉度。然而,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反映在我国更加明显:除了散见于各新闻媒体的有关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等信息外,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资产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