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荣平  岳玉珠 《当代经济》2007,(23):106-107
主导产业的衰退往往会导致地区经济陷入发展困境,长远来看,培育新兴产业是振兴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途径.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重新崛起.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衰退地区的产业转型,尤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战后的日本九州岛是一个十分落后贫困的地区,但是进入70年代,它的经济增长率已超出日本平均水平;随后它又进一步发展尖端产业,到了80年代,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九州  相似文献   

3.
本刊第7期曾刊登过“从日本九州地区的国际化谈起”一文,介绍过九州地区最近一个时期的动态。今年3月25日,日本报刊公布了“九州地区国际化推进委员会”(通产省派出机关——福冈通产局的咨询机构),用了一年多时间整理了“关于九州地区国际化提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 :中小企业与知识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军 ,政府和社会应从观念、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诸多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奠定中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 日本的“硅岛”(集成电路产业群)是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于1965年首先在熊本县创建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随后又有日本电气、东芝等大企业相继跟踪而至,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九州的传统骨干产业是煤炭和钢铁。战前,九州的工业生产占全日本的11%(人  相似文献   

6.
九州地区是日本对南朝鲜、中国、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窗口之一。近两年来,南朝鲜对九州、山口地区的输出贸易直线上升。1987年九州、山口地区南朝鲜商品通关数为28275600万日元,比1986年增加25.8%。今年1—3月,比去年同时期增加60%。据统计,九州、山口地区28%的零售商店销售商品的10%是南  相似文献   

7.
创新集群由企业、研发机构、协调支援机构等要素构成,是通过各个要素间的分工合作,创造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实现竞争优势的组织网络。利用这一概念性框架,对日本九州半导体集群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九州半导体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具有由政府主导、要素条件完备、重视产学官合作等特点,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创新集群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延 《经济地理》2011,31(3):504-508
以中国浙江省及日本九州地区为例,使用了Logistic离散选择回归模型对中日海洋旅游产品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研究中,通过引入了10个变量以进行数据录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游客选择中国浙江省或日本九州海洋旅游产品的变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建立模型所需参数和其显著性检验结果,系统比较和分析了影响游客选择浙江省或九州地区的海洋深度旅游产品的统计概率,并总结了其应用对策。研究表明:在推动浙江省深度海洋旅游产品的发展中,树立品牌形象、丰富产业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是影响着中外游客选择浙江海洋旅游产品重要因素;并对我国浙江省海洋旅游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九州地区概况 九州是日本主要四岛中西南端的一个岛。九州由福冈、佐贺、长崎、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七个县组成,总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人口1330万,约占日本全国的10%,人口、面积大体与荷兰相当。1991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394558亿日元,约占日本全国的8.4%,与澳大利亚相当。  相似文献   

10.
开发区现状40年来 ,日本建设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遍布全国各个都道府县。为加强这些开发区的管理 ,并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日本于1974年成立了“地区振兴整备公团(简称“地区公团”)” ,该公团属于国家机构 ,隶属国土厅主管 ,并在业务上受通产省和建设省指导与监督。由于日本政府一直重视开发区建设 ,并制订了一整套优惠政策 ,加以鼓励与引导 ,日本的开发区已北至北海道 ,南至九州、冲绳 ,遍及全日本。各个开发区的规模、特征各式各样 ,企业可根据各自的需要自由选择。目前 ,仅在地区公团登记注册的开发区就有218…  相似文献   

11.
九州是日本最西端的大岛,含九个县。人口1296万,面积41400平方公里,均占日本的11%左右。总生产值为26兆日元,占日本的9.2%,占全世界的1%弱。战前,九州地区为日本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其骨干产业是钢铁、煤炭、造船,工业总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比较不发达地区,沿海、内地和边疆,城市和农村,以及各行业各企业之间,都要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发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联合举办各种经济事业,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央这一决定为进一步发展经济技术协作指明了方向。经济技术协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外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伴随工业基地的兴衰。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的洛林地区、日本的九州地区、意大利的西北工业三角区等世界着名的老工业基地,都曾经历过这个过程。所幸的是,这些老工业基地在政府的帮助下,已顺利渡过了转型期,实现了经济重新振兴。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后发展地区的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首要进行考虑的问题。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企业,注重校企结合,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高技能人才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内陆一些后发展地区,高技能人才也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美国出台《氢能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行动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美国能源部出台了《氢能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行动计划》。该计划阐述了美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氢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发展氢经济的步骤和向氢经济过渡的时间表,确定了在发展氢经济的初始阶段即技术研发阶段的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邱敦红 《经济论坛》1994,(18):35-37
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和合作范围,日本、韩国学者提出过“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等设想。笔者以为,日本海、黄海及中国的内陆海——渤海,都是连接相通的,中国大陆的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这一地区日益频繁的经贸活动与沿海地带的国际合作已经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理应包括以下4个层次的小圈:①环日本海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的远东海滨地区和中国的吉林、黑龙江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日本海的周边国家;②黄海经济圈,包括朝鲜半岛、日本(主要是九州地区)和中国的辽宁、吉林、山东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黄海的周边国家;③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在现代科技进步下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建设相对较弱,存在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专业化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强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冷链运输系统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点建设,加强信息化设备建设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政府、企业、高校等参与农村物流人才培养等措施,来吸引专业化人才,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目标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企业创新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企业是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民族地方经济增长、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自身潜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系列因素制约其发展。因此,如何摆脱企业的发展瓶颈,加快企业在融资、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拓展发展企业新空间,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就成为民族地区企业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催化剂和外在的推动力 ,是解决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缓解西部大开发的资金短缺、培养本地企业家、留住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为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必须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及制度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优化了本地区所有制结构 ,不仅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反 ,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有效地利用国外技术资源,是在较高起点上发展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本国研究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陷于经济长期滞胀的困境,引起国际贸易萎缩,经济进入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