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青山学院经济学教授和一桥大学荣誉教授、经济研究所前所长石川滋曾多次在日本及国外书刊上发表过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文,并于1981年和1983年先后来北京和上海进行过学术交流。1983年6月英国出版的《中国季刊》刊载了他的近作《《对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价》一文。他在文中把我国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分为1952~1966。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3(5):102-103
发明"中国公式" 章钧豪先生是广东汕头人,1936年出生, 1954年从金山中学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和教学,退休前任汕头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 从1980年起,章钧豪先生就根据国外有关科学观察、实验的结果和最新变化,开始了对引力的理论探索。1990年至1995年间,他相继在著名的《国际理论物理杂志》发表了5篇论文,比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他在引力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王作义代表中国老促会第四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中,对《中国老区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日本生产性本部会长乡司浩平先生应国家经委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同志的邀请,于1982年4月9日至23日访问了我国。乡司先生在北京、上海等地访问期间,与我国国家领导人及我国的有关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乡司先生高度评价了中国《现代日本经济》杂志的创刊,并希望该杂志能够成为促进中日两国经济往来和经营管理交流方面的重要工具。同时,乡司先生就日本企业管理和“生产性运动”谈了个人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上,林毅夫教授等经济学家高度评价《改革》办刊水准,并对下一步发展寄予厚望。而就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前瞻更显大家风范。现摘编部分主题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他从事基础岩石力学数值理论方法研究40多年,在我国岩石力学的理论和数值新方法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了高坝整体稳定破坏数值仿真设计系统,对推动我国高拱坝从百米高度向世界水平的300米高度的跨越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周维垣先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要研究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编的话 )近几年 ,国际上关于中国崛起的研究兴趣逐渐加大 ,成果逐渐增多 ,较好者如哈佛大学教授沃格尔主编的《与崛起的中国共处》和他的同事江忆恩教授主编的《接触中国》。这些作品选材新颖 ,多带有外国学者的独特视角 ,读来不乏启示。我自己亦能感受 ,在地区性甚至全球性  相似文献   

8.
5月10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院来了一位荷兰客人,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斯玛教授,荷兰参议院首席副议长,荷兰特特大学公共财政教授”。参议院副议长、相当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居然就这么一个人不远万里而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但博玛斯先生认为,以教授身份为中国联系相关业务很正常,因为他的职业是教授,官员则是兼职的,他平均一周只有两天在议会工作,那时才是官。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是《中国近代经济史》工程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自建国后即承担了撰写"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任务。严中平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汪敬虞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相继于1989年、200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得到社会高度评价,获得多项学术大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被列为"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历经十余个寒暑后终于完成,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匿名专家的一致好评,此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5月出版。2010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了新书发布会。本刊热烈祝贺《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出版,特刊发新书发布会上有关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是《中国近代经济史》工程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自建国后即承担了撰写"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任务。严中平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汪敬虞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相继于1989年、200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得到社会高度评价,获得多项学术大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被列为"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历经十余个寒暑后终于完成,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匿名专家的一致好评,此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5月出版。2010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了新书发布会。本刊热烈祝贺《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出版,特刊发新书发布会上有关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文史馆副馆长、辽宁大学教授王恩涛先生自幼喜欢书法,不惮寒暑,信笔涂鸦。在他任市文史馆馆员及兼任副馆长阶段得到大书法家沈延毅老先生和冯月庵先生的教导、赏识与推荐。书法,是写字的艺术,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它有艺术上的特点。元代学者郝经在他的《凌川集》中说:“夫书,一技耳,古者以射、  相似文献   

12.
后发劣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小凯 《新财经》2004,(8):120-122
7月7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因病辞世。作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杨小凯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赞誉为“当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于杨小凯先生站上诺贝尔经济学奖领奖台的一日,华人经济学界充满期待。然天妒英才,斯人于人生第56个夏天撒手人寰。杨先生一生经历传奇。因1967年中学时发表《中国向何处去》一文入狱10年。1978年出狱后,恰逢恢复高考,杨小凯直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为实习研究员,后曾在武汉大学执教,继而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1989年,杨小凯就任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后成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递增报酬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学原理》等多部中英文专著影响深远。2000年4月,他在北京关于《后发劣势》的演讲,引发了他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林毅夫教授的争论。这场高水平的争论,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展现了最具原创性的洞见,让更多人理解了技术模仿和制度创新的深层内涵。本刊对这份在学界颇受争议又传播甚广的文献进行了节选,刊登于此,以飨读者,更以此表达对杨小凯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周锡瑞(Joseph Esherick)先生是当今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讲座教授,目前在北京任美国加州大学驻华中心主任。自197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至今已刊出专著3部。其中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The Origins of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夏天,我到母校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看望老师德鲁克先生时,先生曾问起他的作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我告诉先生,他的作已经在中国出版多次,而且每次引起的反响都很大。我问他“如果你要向中国的读推荐您的作,你首先会选择哪一本?”德鲁克几乎不加思考地回答“我希望大家看看《管理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一、大草原没成为经济新优势,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1984年6月28日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时首先提出来的.后经《人民日报》1985年3月7日全文转载.1985年4月,钱老在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经济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中国草业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草业产业》的讲话,阐述了他对大草原没成为我国经济新优势的思考,深刻分析了我国"草原亮出黄牌"和草业不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一、大草原没成为经济新优势,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密集型的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1984年6月28日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时首先提出来的。后经《人民日报》1985年3月7日全文转载。1985年4月,钱老在中国草原学会和中国经济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中国草业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草业产业》的讲话,阐述了他对大草原没成为我国经济新优势的思考,深刻分析了我国“草原亮出黄牌”和草业不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  相似文献   

17.
6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在北京理工大学宿舍楼见到郎志正,今年78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依然忙于标准审查工作。郎志正说他喜欢校园的环境,在2010年离任国务院参事之前,教授和参事就是他工作的两点一线,两者都与标准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张卓元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价格成本和利润》、《论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化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思考》等大量论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有深刻研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形成过程中,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张先生参加了报告的起草工作。为帮助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本刊记者近日在北京就十六大与中国经济改革等问题,采访了张卓元先生。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傅高义教授 (EzraF·Vogel)是国际著名的社会学学者。 1989年 ,他以一本《先走一步———改革中的广东》首次向西方世界介绍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广东而闻名于世。十五年来 ,先走一步的广东和全中国一样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十五年中国的发展历史 ,与傅高义教授重谈“先走一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 ,笔者在傅高义教授家中访问了他。笔者 :《先走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这本书已经出版十五年了 ,先走一步的广东和全中国一样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十五年前 ,您是出于什么原因开始研究广东…  相似文献   

20.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先生出版了一本管理学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迅速在西方企业界风靡并流传开来。彼得·圣吉由此被称为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和“学习型组织”教父。 1994年,学习型组织理论正式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