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周刊》2004,(27):9-9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头痛大事”,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板,主要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较高的门槛,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望门兴叹”,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时期巨大的资金需求仍难以满足。有关金融专家指出,担保难是目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病因”。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陈燕海在广东发展银行举办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议上称其为“国际性难题”。  相似文献   

2.
融资难是皖西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本文分析了当前皖西地区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担保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5,(4):123-125
1998年10月,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突破口。同年12月,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决定着手组织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2002年6月,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了法律依据,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全国性信用担保业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班芹 《北方经贸》2009,(4):107-108
随着金融危机的的不断扩散和延伸,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企业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境,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民营企业存亡和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创新的立足点就是发展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使之与当地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关系,进而尽快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5.
徐志明 《江苏商论》2005,(10):154-156
融资难已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为贷款难、抵押担保难、融资渠道窄。民营企业融资难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僵化的金融体制同灵活的市场经营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民营金融机构缺乏、担保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特别是担保难的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国际上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经验和我国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背景,并结合供销社实际,就供销社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全局,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后劲的突出问题的“瓶颈”。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信用担保体制不健全,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银行必须在金融服务、融资渠道、资信评级以及对信用担保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资本积累率;政府应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率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遇止中小企业经济环境的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8.
一、江西省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剖析 据调查,江西省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贷款难、担保难和抵押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可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原因来分析(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9.
抵押、担保机制的功能及效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融资企业与投资之间的博弈,将易于形成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的纳什均衡,使他们的利益均受损,因而,他们均有积极性降低其间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其重要手段就是抵押、担保机制。对融资企业而言,它是信号传递的手段;对投资来说,它是信息甄别的手段。由于投资运用它的成本较低,因而多为其常用,其运用效果取决于抵押、担保条款的可执行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商业银行的激励和抵押、担保条款的可执行程度差,造成抵押、担保效果不理想,产生了“融资难”和“惜贷”问题,据此,本提出了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甚至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境,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徐州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创新的立足点就是发展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使之与当地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以市场为纽带关系的融资制度,进而尽快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1.
徐州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甚至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境,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徐州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创新的立足点就是发展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使之与当地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以市场为纽带关系的融资制度,进而尽快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经济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现如今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民营企业重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资金不足、贷款困难等障碍。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各种融资担保体系,但其与银行相比仍有风险大和体系不完善的弊端。本文主要通过对民营企业担保融资风险的分析,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现状,提出完善民营企业担保融资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记者近日从江苏银行了解到,该行的无须抵押物、无须第三方担保的小企业“联贷联保”,有效解决了小企业因缺少抵押物、担保而造成的融资难。  相似文献   

14.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担保困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这个现象进一步加深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淑艳  李捷 《商业研究》2006,(8):156-158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就银行而言,因中小企业业务分散,贷款调查评估投入人力、物力大,周期长,成本高,经营效益低,因而缺乏内在动力。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其经营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提供抵押担保的能力有限,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意识淡薄、违约率高也是造成贷款难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突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2009年要加快建立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担保业务规模力争达到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贷款难”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造成“贷款难”的症结,在于作为弱势经济体的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或质押贷款担保条件。从破解这一难题出发,近年来各地在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相继尝试建立了各种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实践证明,通过农户联保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运作,在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保障金融对“三农”支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经贸财会》2006,(11):24-24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拦路虎”。为逐步化解这一难题,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据统计,6年来,该公司已经形成了年担保规模30亿元以上的信用能力,同时,利用3.83亿元担保本金已累计向2635家中小企业提供总计110亿元的信用担保支持,使园区受益企业数量超过园区企业总数的14%。  相似文献   

19.
王光剑 《中国市场》2011,(40):27-28
近年来,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突出症结问题。为有效解决融资难这一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因此,如何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特点,其融资难主要是难在信用风险控制上.因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此,政府既要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又要推动担保体系的完善;更要促进保险基金的建立.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推广若干优质中小企业"打包贷款"的融资模式,以克服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