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以来,由于宏观因素和短期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波动可分为四个阶段。利用行为均衡实际汇率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长期均衡汇率之间的错位程度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阶段的错位原因各不相同:2005年之前人民币被高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2005年之后,人民币高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与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远大于名义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而短期内则刚好相反。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波动均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无论是名义贬值还是实际贬值都能够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测算1984—200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季度状况,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币值低估和两个阶段的币值高估。结合这21年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划分阶段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可以发现:较大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而低幅度的实际汇率错位,不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危害,经济系统本身可自动调节;另外,实际汇率错位对涉外经济变量的变动有非常好的解释作用,这反过来证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的测算是准确的。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1984—2004年整体时段来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和进口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自锋 《经济学》2009,(3):1497-1526
本文首先采用外销比例指标,构建理论模型以研究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FDI的影响,然后使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东道国货币升值时,处于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双边实际汇率的波动程度对FDI的影响很弱,这是由于跨国公司采取了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风险是影响外资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程度对出口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和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对市场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弱,却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导向型FDI。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采用外销比例指标,构建理论模型以研究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FDI的影响,然后使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东道国货币升值时,处于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双边实际汇率的波动程度对FDI的影响很弱,这是由于跨国公司采取了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风险是影响外资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程度对出口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和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对市场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弱,却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导向型FDI。  相似文献   

7.
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失调和波动,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只是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产市场上高估;产品市场上实际汇率长期波动主要源自相对供给冲击,资产市场上短期波动则主要来自自身调整机制和相对货币供给冲击。政策含义表明:资本账户保持一定管制降低了风险溢价,允许决策者调整短期实际汇率波动,扩大波动幅度减缓汇率升值预期,消除资产市场上短期失调;长期波动决定因素使得决策者只能以产品市场长期均衡汇率为升值目标汇率,在需求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供给管理政策实现内外经济均衡。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2001年数据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1994年为基期,计算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自1994年以来总体上呈升值态势,但实际汇率升值幅度远大于名义汇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方向相反,实际汇率呈贬值趋势,体现出国内外价格水平对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1978-200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5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6-2005年的名义汇率基本上都是低估的,且低估程度在2000年达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2005年约低估4.7%,但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名义汇率反而高估约0.9%.从实际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3年及以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是高估的,1994年以后,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行为均衡汇率低估程度总体上不断扩大,2005年约低估16.3%;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程度有所下降,约低估15.3%.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评论,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实际汇率概念及均衡汇率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应用现有的均衡汇率方法来研究人民币定价问题,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文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作为新算法的应用,我们还构造出人民币外向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利用NDF远期人民币汇率数据,计算了人民币汇率错位水平。结果表明,要恢复到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在2005年6月末应升值4.39%,达到7.91人民币/美元。  相似文献   

11.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均衡汇率: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祺 《当代财经》2006,(1):54-58
基于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参考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研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汇率与股价波动关系,对于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和外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股价与汇率因果关系的分类,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与上证股价存在相互因果关系的假设,采用滚动相关分析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的人民币兑美元有效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之间存在同期相关,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相对于汇率波动超前相关。本文进一步采用Toda-Yamamoto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实际汇率波动与上证综合指数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而实际汇率走势和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以及二者的趋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均衡实际汇率理论,长期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任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来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与此同时,还指出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的经济运行数据,利用AR-GARCH模型拟合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模型,计量分析了经济增长率、汇率水平以及汇率波动幅度对于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与汇率水平对FDI影响较大,而短期的FDI主要受汇率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分别从总体和分行业的角度,探讨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汇率波动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对中美两国之间总体和分行业贸易收支差额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意味着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中国政府都无法通过汇率操纵来达到扩大中美贸易收支顺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BEER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是判断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重要参考尺度.GDP同比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外汇储备都是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重要长期决定因素,且GDP同比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具有反向作用,外汇储备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具有正向作用.199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偏离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水平,表现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造成人民币汇率长期失调的一个主要的宏观政策因素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实行的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使得这段时间承受被低估压力的人民币汇率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一个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1年~2013年HS分类标准下制造业出口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用不同要素类型制造业的出口比重描述制造业的出口结构,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模型(VECM)及脉冲响应函数法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制造业出口结构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制造业出口总量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不同类型制造业出口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的响应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研究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实际利率的不同影响.本节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实际利率、美国实际利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实际汇率、美国实际利率对中国实际利率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影响如何? 利用方差分解,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美国实际利率对中国实际利率贡献度的大小.本文的研究对我国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如何维持利率政策独立性,避免利率政策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做出过度反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动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