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与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效率的关系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不断加大投放量与学生还贷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国外助学贷款发展的经验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征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寻找适用于我国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管理的新模式关键在于构建商业银行和高校合作管理学生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晓云  沈琪 《金融与经济》2013,(2):53-54,19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制度推行多年,期间也经历过拖欠率高达22.4%的时期,但是随着联邦助学贷款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已然成为多数美国学生完成学业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浅析美国联邦助学贷款中的信用保障制度,更将之与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立相联系,论述完善我国个人征信认识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征信认识的必要性,从而促进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意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首批助学贷款的低还贷率现象,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现了持续难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新的助学贷款制度在强化风险控制方面有所强化。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合作,才能够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违约损害商业银行利益:征信缺失的博弈分析 具有信用交易关系实质的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特殊的逻辑性质.国家助学贷款在出台时就被界定为商业性贷款,纳入正常的贷款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长效机制促进助学贷款制度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政策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设立教育发展银行、实行生源地贷款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还贷率低,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提出了严把贷款关、采用多种发放助学贷款和还贷方式,建立健全学贷工作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信用教育、树立正确还贷意识、鼓励尽早还贷,多设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就业率,延长还款期限、建立奖励机制,加强银、校、生之间的联系,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银校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增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学生中普及国家助学贷款相关金融知识。近期,省分行营业部逍遥津支行为安徽农业大学借款学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助学贷款金融知识讲座。就相关助学贷款金融知识、个人征信系统业务、农行金穗借记卡使用注意事项及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操作等,向同学们作了详细介绍,受到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省助学贷款贷款风险太高,助学贷款的业务发展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在甘肃省未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征信体系。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必须以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为前提,建立起适合于甘肃省本省的个人征信体系,防止甚至杜绝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率偏低的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严重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实情及违约风险的成因,借鉴国外先进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经验和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理论,尽快构建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预警体系,对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我国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增加我国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当前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违约现象,剖析违约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思路。应落实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学校的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大违约的处罚力度,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杜永强 《甘肃金融》2002,(12):17-18
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金融措施,国家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但是,我国的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还不很理想,尤其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缓慢.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助学贷款余额为3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13亿元,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19亿元.从开办时间与发展速度来看,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比国家助学贷款晚开办半年,但贷款余额超过了46%.下面,笔者就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助学信贷合约激励不足的问题,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使得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的激励相容性得以提高。改进后的助学信贷合约,无论是银行还是学生,均可以接受。在几种可能的产出分布情形下,助学贷款的还贷率得到较大提高,从而论证了将"团体贷款"引入到助学信贷合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开办助学贷款是金融部门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剖析了当前开办助学贷款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建立完善个人征信系统,采取多元化措施推动助学贷款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助学贷款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以及不良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国家科教兴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策略的实施.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有必要探究助学贷款陷于困境的原因,并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在用足用好国家对于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助学贷款风险控制与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结合起来,把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性助学贷款结合起来,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政策.在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必须对现有的贷款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由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从还贷年限、贴息方式、经办银行、还款约束方式等方面对助学贷款作了全面调整,笔者在此就如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在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建立以前,既能保证贫困学生上学,又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此项业务发展缓慢。笔者通过对长治市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欠发达地区此项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还贷期,贷款风险凸显。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应充分发挥系统的宣传功能、威慑功能、惩戒功能、定位功能,防范化解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9.
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资助经济困难学子完成学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对莘莘学子来说更是具有"雪中送炭"之功效.自1999年国家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具有速度缓慢性和结构不平衡性等特点.最近,我们对生源地余江县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姜雪涛 《中国金融》2007,(18):84-84
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为健康,但由于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助学贷款覆盖范围还较窄,贷款满足率还不高,同时也带来助学贷款违约率上升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泰安市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制约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提出进一步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