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全球化的加速形成,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很多语言运用上的失误从而造成交际的失败和交际冲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中西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何俊芳 《价值工程》2011,30(13):213-214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思维和认识事物的工具。所以对于隐喻的理解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本文在介绍隐喻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关于隐喻理解过程的两种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是影响隐喻理解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文化重叠,文化差异,文化空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文化对理解隐喻的影响,并指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理解隐喻,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全球化,促使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跨文化营销问题。与单一文化环境下的营销相比,跨文化营销的难度更大、失败率更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企业和目标市场上的顾客在沟通上容易出现障碍,包括语言的歧义、对行为方式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审美倾向等。如果双方都坚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交往时.冲突和矛盾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师发展和教学评价五方面入手,针对学习者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能力维度,探索在跨文化类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操作,端正跨文化交际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强意识;使跨文化课堂成为知识传授、情感内化、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全球化的加速形成,以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很多语言运用上的失误从而造成交际的失败和交际冲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中西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融入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理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教学中使跨文化交际融入到其中,是目前每个外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从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融入的视角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实施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校对非英语专业的部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本质属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茶与咖啡文化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以促进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在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日益交融,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世界一体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妨碍了不同国家人民交往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出发生文化冲突的深层次的因素,用来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减少文化冲突,从而保证不同国家人民交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许俊彦 《民营科技》2011,(11):91-9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加深。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思潮和想法,跨文化交际这一新名词随之诞生。现通过文化背景差异,价值观、世界观差异两方面阐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因素。进而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误区和盲点,更好地方便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员工来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如何管理多元文化背景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文章试图从跨文化管理的视角,阐述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跨文化管理沟通中文化多样性管理的关键因素(指标),阐明在全球管理中对于文化多样性管理的理解,同时理解在全球管理功能中文化多样性管理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全球化经营是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这必然带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文化冲突是跨国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跨文化团队管理冲突的重要来源,这使得跨文化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宏观层面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颇丰,但跨文化团队管理研究较少。研究者应借鉴跨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加强跨文化团队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升跨文化团队管理水平及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2.
With globalization intensifying, knowledg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comes increasingly critical. In the area of recruitment, a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base is vital as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poses escalating challenges to effectively attracting desirable applicants. However,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cruitment practices across cultures because most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U.S.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ecruitment exploring how cultural values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cruitment practice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We argue that cultural values may moder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uitment practices and recruitment outcomes across all phases of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and suggest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3.
张建宁 《价值工程》2010,29(31):307-308
面对文化冲突,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是跨国经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认识文化差异,识别文化冲突切入,解析了文化融化四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探讨了如何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姚玉玲 《价值工程》2011,30(23):298-299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而不同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阐述了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以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笔者从中英对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的倾向、中英对一元和多元时间模式的取向、中英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态度3方面着手,分析了时间观念对时间隐喻的影响,进而期望有助于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是建立在对特定文化的一些重要维度的理解和接受上。本论文试图证明语用学中的经典理论——礼貌原则也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维度。礼貌原则在人际交流中既有普遍性,又有文化特定性。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维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育应注重发挥外语学科的教育教养功能和工具功能,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和训练其外语言语技能外,还应注重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其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封杰 《价值工程》2012,31(14):8-9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精读课程为例,从价值工程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剖析如何在精读课程中通过合理的文化输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short-term cross-cultural study tours enhance the four factors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 (CQ): metacognition, 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CQ has exhibited high correlations between higher levels of CQ and positive attitudin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As a capability, CQ appears malleable and, thus, open to change and improvement.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working professionals in an MBA program both before and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n experientially oriented 11- or 12-day short-term cross-cultural study tour. Results supported three of the four hypotheses, suggesting that short-term cross-cultural study tour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enhanced metacognitive CQ, cognitive CQ and motivational CQ. The results did not reveal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y tours and behavioral CQ.  相似文献   

20.
刘景 《价值工程》2011,30(27):318-319
由于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禁忌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个数字在一种文化中得到人们喜欢,却有可能遭到另一种文化的厌恶。对于中西方禁忌数字的了解不仅可以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而且对于跨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