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针对船舶制造周期的估计和控制问题,将灰色系统中的区间灰数引入到GERT网络的求解过程,采用经过改进后的标准区间灰数对网络流参数进行改进,从而得到项目周期的改进计算,以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制造过程为例对船舶制造的成功概率与完成时间问题进行研究,展示了其在船舶订货周期控制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30):67-69
为体现项目的价值,应对项目进行项目全寿命期内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确定相关指标值时,考虑到评价指标值在进行量化的时候呈现出灰性,采取将指标值用灰数进行区间表示的方法,并用基于灰色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构造性方法对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计算,说明该模型是可以作为对工程项目满意度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区间相离度的相关知识,针对含有灰数的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相离度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马红燕  崔杰 《价值工程》2015,(22):154-156
针对强烈地震事中伤亡人员救援问题,考虑此类突发事件受灾系统的贫信息特性,在现有灰预测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一种面向人口高密度地区强震人员伤亡预测的灰色模型,设计了该模型参数的求解算法,以不定积分为工具,求得该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灰色系统理论1982年,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是指既有黑色又有白色参数的系统。描述灰色系统的三要素是:(1)灰色参数:已知其部分性质,未知其准确数字的参数;(2)灰色方程:一个既有白色参数又有灰色参数的代数方程;(3)灰色矩阵:行列数已知,某些元素是灰的的矩阵,常常是大系统、复杂系统的代表。灰色系统理论主张从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参数去研究,允许系统中存在灰色参数,并充分利用系统中部分存在的白色信  相似文献   

6.
童勋 《价值工程》2010,29(20):51-52
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员工个体绩效考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灰关联系数和信息熵理论的实证研究,发现员工绩效考评指标值本身蕴涵着信息。由此,肯定了灰熵关联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指出此方法深刻反映了序列灰关联信息的效用价值,其给出的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航空运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作与否直接影响到航空安全。文中针对空管系统特点,建立了空管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了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为区间灰数、定性指标为语言评价值的情况,给出了基于灰色证据理论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采用空管系统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杨平律  包磊 《物流技术》2011,(23):138-141
针对间断性需求备件历史需求数据缺乏、含有大量零值,以致难以进行预测的问题,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先后建立了间断性需求备件预测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和包络GM(1,1)模型,并得到了需求预测灰区间,最后进行了计算与实例仿真。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间断性需求备件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间断性需求备件历史需求数据缺乏、含有大量零值,以致难以进行预测的问题,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先后建立了间断性需求备件预测的非等间隔GM(1,1)模型和包络GM(1,1)模型,并得到了需求预测灰区间,最后进行了计算与实例仿真.  相似文献   

10.
传感器在区域内对数据的采集、传递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传感网络的寿命长短传感器的能量又取决于传感器的能量是否耗尽,某项目中,当传感网络中20%的传感器能量耗尽时,该传感网络就失去作用,根据传感器能量消耗公式,在传感器传递数据包时将数据传输均分到整个网络中便可以将能量的损耗平均到每个传感器中,相比较于仅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传感器传至基站的情况,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传递效率并且大大延长了传感网络的寿命。基于路由算法的思想,对于区域内所有传感器的排布情况,首先考虑对网络进行按“跳数”(数据传递至基站的传递次数)进行划分,将有相同跳数的传感器作为一层;分层后,通过经典的LEACH算法,在每轮中选取出各层中的簇头进行数据传递,提高了数据传递的效率,并且在每轮中担任簇头的节点在下轮中不会担任簇头,因此也使得能量的损耗均匀到各层的每个节点中,不会出现数据集中在某个节点的情况,延长了传感网络的寿命。根据以往所做的三种(矩形,蜂窝1,蜂窝2)排布情况,文章利用设计的算法对三种情况进行仿真,检验出三种排布方式中较优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型基础设施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  朱若初  毛晔 《基建优化》2005,26(4):11-13
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型基础设施决策的因素,通过对灰局势决策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大型基础设施的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供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大型基础设施决策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华颖 《价值工程》2013,32(1):288-289
灰色预测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预测理论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预测方法。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需要对原始数据序列作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本文主要是对灰色预测GM(1,1)模型利用函数变换理论对其原始数据函数变换处理进行研究,并对进过函数变换原的数据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孟丽花  李由 《价值工程》2012,31(23):8-9
矿井素质是一个表现煤矿企业发展现状及潜力的综合指标,矿井素质评价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矿井素质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从灰色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矿井素质进行评价,得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煤矿企业管理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项目管理计划方法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随机因素,文中基于GERT对项目进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某集团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模板工程为例,建立了GERT网络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得出了项目的合理工期。  相似文献   

15.
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组成多层次灰色评价法,选取代表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日照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所做的评价客观、准确,得出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真实水平。最后根据所做的评价和分析,提出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彭建平  戴欣 《价值工程》2009,28(10):5-8
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与IT应用水平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企业IT应用水平不同阶段,这两种能力与IT应用水平的关联度存在差异,表明企业IT应用发展规律在不同IT应用阶段相对应的制度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不同。由此,提出企业在选择提升IT应用水平路径上应当关注在不同时期与IT应用水平相对应的制度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的培育和强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介绍了3种大坝变形监测的方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和GPS技术法,阐述了小波变换和灰色预测理论在实际工程变形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习凤 《价值工程》2013,(17):30-3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武汉港和重庆港吞吐量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武汉港和重庆港吞吐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武汉港和重庆港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灰色GM(1,N)方法在股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惟佳  孙涛 《价值工程》2009,28(11):152-154
对股票价格的预测,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股票市场特有的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给股票的预测带来困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股市预测的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已经采用过GM(1,1)模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等预测方法。文中拟采用GM(1,N)模型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并与GM(1,1)模型进行比较,证实了GM(1,N)拥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