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德江 《理论观察》2008,3(1):31-3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而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的公正。建立公正的分配秩序必须摆脱传统错误思想的影响,追求收入分配的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上的公平。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不仅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逸 《发展》2007,(3):63-64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平、公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目标,我们首先应该遵循基本教育权利完全平等原则、非基本教育权利比例平等原则、教育利益补偿原则等,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孙洁 《魅力中国》2011,(8):202-202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育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对社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公平与正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成之一, 解决与发展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关键环节. 而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从多角度分析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论述了两个公平正义原则.本文结合罗尔斯的观点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任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石立春 《魅力中国》2010,(35):101-101
和谐社会包括人类与自然地和谐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要践行公平原则,实现和谐,必须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王宏磊 《黑河学刊》2008,27(2):68-70
公平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时代要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当代唯一正确合理的公平观,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指导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变革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本文以公平原则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价值取向,分析我国存在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出现了一些社会不公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改革方向的怀疑。本文着重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国人民都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社会。同时我们必须注重公平正义,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创建更加公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妥善协调利益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正确处理矛盾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加强有效监督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保障;不断强化法治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要素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决定的.维护和实现公平,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关键,大力发展经济是根本前提,深化改革、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是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公平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必须营造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环境,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都产生了较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我们处理现阶段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要坚持正确原则即坚持发展的原则、坚持公平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障;“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公平的标准,从而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的基本框架.同时,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有其重要的特征.重温邓小平的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不公平、正义的缺乏等问题尤为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构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坚持公平正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0月8日至11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对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必须保证“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又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来完成。 笔者分析认为,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加大制度建设投资,是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并最终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而弱势群体问题并非仅仅是贫穷问题,还包括机会公平。目前,弱势群体在机会公平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罗尔斯非常重视不利者机会平等的实现问题。他从社会基本结构考察机会公平问题,强调要关注每一个人的机会平等。他的这一思想将有助于更好地做好弱势群体的工作,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主题是维护社会公平。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利于这两大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及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将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大力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和谐社会建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论证了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发挥政府职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制度建设是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强调的一大重要措施。通过既科学规范又切实可行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