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不足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现行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的金融资产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与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相比,“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短期投资的性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是按其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予以确认的,  相似文献   

2.
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本文仅就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重新进行界定,新准则与原投资准则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有较大变化。一是在初始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二是要区分不同方式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二擅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进行多元化的计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琰旻 《财会通讯》2006,(11):47-4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  相似文献   

7.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比较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从而确定是否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本文认为该准则的这一规定不是很明确,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为此提出了如何调整初始投资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分析了投资收益确认的简化方法,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依据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在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早已发布实施,其按照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了以下四类:一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二是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三是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四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通知,对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文章就新准则规范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通知,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初始计量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在非企业合并情况下,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  相似文献   

13.
刘艳丽 《财会月刊》2014,(12):109-111
财政部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自2014年7月1日起按照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投资。修订后的准则将以前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的部分权益投资挪到了金融资产中,其后续计量适用公允价值。准则的这种变化会导致权益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增加。本文根据引起权益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不同原因,将转换方法分为两大类共六种,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具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自2014年7月1日起按照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投资。修订后的准则将以前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的部分权益投资挪到了金融资产中,其后续计量适用公允价值。准则的这种变化会导致权益投资后续计量方法转换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增加。本文根据引起权益投资后续计量方法的不同原因,将转换方法分为两大类共六种,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具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对投资的分类,将原来《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内容,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两部分。对被投资企业能够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核算,但是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的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这一新的准则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又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为我国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与旧准则相比,权益法部分变化较大,不仅运用公允价值来确定投资方在被投资方所占的权益份额,而且由过去的部分权益法改为完全权益法,考虑到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即权益法核算应是在公允价值条件下的权益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蓉 《审计月刊》2006,(9):38-3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仑业住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及应用指南、准则讲解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及处置损益的结转等问题的相关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对于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依据实务中对相关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讲解的理解,笔者认为,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调整尚存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