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强 《中国农史》1999,18(2):29-37
本文分三部分,运用历史文献与近年来考古发现资料,考察、论述了先秦至隋唐汉中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主要对北宋以前汉中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水利兴修等作了重点探索,本文认为先秦至隋唐时期汉中地区农开发虽历程缓慢、曲折、但古代先民们还是充分利用了汉中盆地良好的农业地理条件,较早的农业开发使汉中地区在旧中国、秦汉时期即成为西北著名产粮区,并对秦汉王朝的确立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唐代开始的“畲田”经济拉开了秦巴山区山地农业开发的序幕,由于汉中环境较为封闭,加之常受战争、流民及周边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冲击,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渔猎、采集经济在北宋以前一直在农业生活中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农业开发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和时段性差异。由于各地自然禀赋、民族、传统生产方式以及其在秦汉政府战略地位之差异,因此,秦汉政权在不同地区农业开发的战略意义、方式、力度以及效益也有所不同,导致了秦汉农业开发形成了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从时间维度的视角审视,秦汉400余年间的区域农业开发在各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其开发之目的,大致呈现出政治、军事色彩逐渐减轻,而经济、文化意味渐趋浓郁的变化态势;其开发之重点区域,呈现出由西北而东南的转移;开发之主体,则表现为渐次下移的特点。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时空差异,是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气候环境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西奇 《中国农史》1999,18(1):35-45
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是考察历史时期农业经济区之形成与演变的两项重要指标。历史时期汉江流域主要有5个农业经济区,其中南阳盆地开发最早,先秦至两汉时期农业经济在全流域居领先地位,之后则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以及汉水上游河谷盆地的开发稍晚,农业经济的发展平稳而缓慢;汉江下游平原的垸田经济在宋代开始兴起,至明清时期进入全盛,其农业经济水平跃居全流域第一位;秦巴山地农业经济区形成最晚,并很快走向衰退。土地资源、人口资源、环境因素、区位交通条件等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变动,是制约农业经济区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隋唐至北宋,除五代十国时期农业生产短期衰退外,可说是山西农业持续高涨时间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当时政局稳定,人口增殖,科技进步和经济交流范围扩大,因而刺激了农业生产。农业耕垦指数高于汉代,农田水利建设也比汉代有较大的发展,传统农业科技进一步完善,作物引进成就表现明显,因而粮食单产与总产量,均比以前历代为高。  相似文献   

5.
秦汉隋唐时期,我国曾先后出现过不同的经济区域重心。从经济区域重心的演变来看,有一个从我国的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的发展转移过程。经济区域重心的转移,其原因是复杂的,而水利事业的开发、演变、转移,是经济区域的形成、演变和区域重心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秦汉时在关中形成了我国第一次兴修水利的高潮,从而关中经济区域重心也得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政权在自己统治的区域内开发水利事业,其中尤以东晋南朝的水利发展迅速,因此,六朝统治下的江南经济开始抬头。唐代中后期,江南水利得到大力开发,这就促使我国的经济区域重心向长江下游转移。无疑,水利事业的开发和经济区域重心流转是同步的。秦汉隋唐间经济区域是在动态的演变之中,并有其运动轨迹,沿着这一轨迹,实现了经济区域重心的南移。  相似文献   

6.
吴海涛 《中国农史》2007,26(4):31-38
文章以北宋和金朝时期农业经济为例,论述了淮北地区社会经济的盛衰变迁。北宋时期,淮北因传统农业区和王畿之地的优势而成为当时全国经济重心之一。金朝时期,淮北因战乱及其他原因,社会经济失去昔日的优势。致使金以后淮北社会经济渐而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化、战乱、都城移址和运河变迁等。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农史》2002,21(3):18-23
秦汉时期随着中原统治势力的进入 ,西南夷地区一些河谷平地和郡县治所周围的农业生产迅速达到了中原农业发达地区的水平 ,但是这些农业发达地区却为广大的农业未开发地区和牧业区所包围。这一农业开发格局的形成与秦汉政府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方式以及西南夷地区自身的自然条件与社会习俗是分不开的 ,它也保证了西南夷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琦 《中国农史》1998,17(4):69-75
漕运的发展与古代农业经济的演变格局,与区域农业生产水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漕运的动向,漕运的发展反映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秦汉时期北方农业经济在全国遥遥领先,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宋代"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流行,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新谚流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这种发展轨迹与特点,在漕运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通过剖析漕运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我们确能更深入地认识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与一些重要区域的农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元时期,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大都出身于氏族社会末期的贵族阶层,有较强的狭隘性、暴贪性和掠夺性。为了谋求霸业,他们在争战过程中,对中原残酷掠夺肆意践踏,严重破坏原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尤其是长期对峙、混战的黄淮中下游流域.所遭破坏更为突出。这一区域在唐、宋间乃至以前的秦汉,一直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之一。金元以后,这里农业经济一落千丈,长期贫困、落后、灾害不断。本文着重探析金元时代这一区域农业经济破产的主要成因和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京口、晋陵地区在六朝以前土地尚未垦辟,农业生产很不发达,直至六朝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先进地区。本文探讨了京口、晋陵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南朝末的农业发展历程,认为:六朝以前京口、晋陵地区的农业生产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两次高峰,但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常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农业生产的倒退和衰落。进入六朝时期以后,京口、晋陵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渐赶上了发达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永嘉以来大量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2)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初步改变了本地不利耕作的自然条件。(3)六朝政府的重农和安抚流民政策,促进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粮食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奇 《中国农史》2001,20(3):16-22
唐宋时期,汉水流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的种植面积及其在人民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扩大,粟、菽等杂粮作物也占有一定比例.汉水下游湖沼区,水流域、汉中盆地、蛮河中下游及南河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占据主导地位;唐白河平原在隋唐北宋时期水稻种植较为普遍,南宋以后,水田面积大幅度减少,逐渐演变为较为单纯的旱作区;襄宜平原北部和随枣走廊西端也存在着同样的演化趋势;在丘陵山区,麦、粟等旱地作物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耕作制度方面,唐中后期到宋元时期,汉水流域已开始出现稻麦轮作复种制度,但不普遍,只在少数地方实行;绝大多数地区还是实行稻或者麦(或其它杂粮)一熟连作制;在山区则残存着接近于撂荒休耕制的"畲田".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在亚州、太平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有一定代表性的孟加拉、印度、马来西亚和南朝鲜的农业合作经济提供一些情况。 农业合作经济历史 亚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多在20世纪早期开始出现。在生活较困难的农民中最先出现了乡村信用合作社。当时的合作社一般是规模小、目标单一。以后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经济组织很多合并成农业合作社,也称“多目标”合作社,即从事信贷、供销、加工等多种活动。合作社的规模比以前扩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统计组织、统计工作和统计方法三大类出发,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统计思想进行系统概括,探寻新中国统计学发展的理论溯源。研究表明:我国统计学的发展主要经历先秦时期的初始萌芽阶段;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阶段;唐代时期我国统计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宋辽金元时期我国统计处在发展不平衡阶段;明清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一、徐行草编的形成与发展草编的制作材料来源广泛,各种具有柔韧性的草本植物皆可作为原材料。因为原材料容易获得,且制作方法简易,所以草编工艺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在秦汉时期,草编工艺品的种类已经较为丰富,有草鞋、草帽、草席和草扇等。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草编的发展呈现了区域化特征,在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出现了不同特色的草编制品。上海嘉定区徐行镇人民制作的草编,以黄草为原料,因其美观和精巧,成为了当时的朝廷贡品。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 《农村经济》2002,(10):4-6
西部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大事情 ,因此 ,农业在西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渝的。可是 ,当前西部农村经济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面对西部大开发 ,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应是西部政府“头脑”中的重中之重。一、当前西部农村经济的现状西部农村经济在 1978年以前较为落后 ,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使西部农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过去生产萎缩、年年歉收的落后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与发达地区比较 ,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显得缓慢滞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政治、交通发展等因素相关,本文先就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简述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进程和成就,最后就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发带来的启示进行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出效果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产出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15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出的比较研究,确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在不同地区的投入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综合研究了目前我国最大地区之一的阜阳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指出与中原腹地相毗邻的阜阳地史悠久,早期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组合天然生成,十分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初露端倪。阜阳传统农业开发较早。农业区划经历了自西周以降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农业人口几度兴衰,清代末年达到三百万人左右。三国时期屯田有了相当发展,是魏晋统一全国重要的兵源和粮饷基地。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起步早、利用广泛。在种植业、养殖业方面曾一度走在前列,在经济作物、传统土特产品、瓜果园艺生产上始终保持当地特色。本文还着重探讨了本地区古水利的发展以及频繁的水害给农业带来的影响。指出了传统农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可能性和在此期间形成的自我束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