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艳 《魅力中国》2010,(22):157-157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社会各界对电视选秀中出现的“伪娘”现象谈论出发,试图初探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媒体过分的恶炒“伪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记者社会责任理念的迷失,同时也暴露出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侯立  解炜 《新西部(上)》2013,(7):117-117,144
本文阐述了电视选秀节目出现同质化的原因,分析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利与弊,提出了改变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对策。要注重原创,做到形似更要神似;加强受众研究,注重品牌塑造;完善节目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尹玉东 《魅力中国》2013,(13):309-309
电视事业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这些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成为了人们精神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带给人们许多的快乐。但是也出现不少的偏差和失误,一些娱乐节目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原创力,抄袭现象泛滥,许多节目给人一种低俗、恶搞的感觉,并且有些电视制作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节目的质量和思想,以至于出现了一些节目质量低,思想低俗的电视娱乐节目。针对娱乐节目中出现的模仿严重、节目质量偏低、缺少文化内涵、节目思想低俗等现象提出一些创新措施和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谨 《理论观察》2000,(4):89-90
当前电视游戏节目十分火爆,但低品位、低格调的屡见不鲜,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盲目与国际接轨,忘记了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电视游戏节目也要“文以载道”,要弘扬主旋律,否则会成为电视荧屏上的“匆匆过客”。  相似文献   

5.
韩鸿  喻倩倩 《魅力中国》2013,(12):36-37
随着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迅速发展,传统的电视选秀节目面临着更大挑战。《非诚勿扰》作为选秀节目的代表,自2010年开播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结合传播学原理,对该档节目的微博使用情况做具体分析,笔者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只有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自媒体传播机制做适当结合,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仿佛一匹黑马,突然杀人荧屏,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仅仅数周,便已屡屡坐上“收视率老大”交椅.创出娱乐选秀节目一个个奇迹。在电视娱乐节目花样不断翻新、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枝独秀?它到底好在哪里?看过几期录像,查阅一些资料,我以为,其制胜秘诀,在以下两条。  相似文献   

7.
刘芮希 《魅力中国》2014,(15):78-78
现代社会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具有潜在的、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力和建构力的社会组织。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代媒介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社会性剐来源于社会文化建构,大众媒介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和地住,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本文以女性电视频道节目为分析对象,剖析女性电视节目中的“男权女色”现象,并建议以社会性别意识平等的角度进行干预,改变“消费女色”现状,使之更多地成为彰显女性魅力.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3,(11):70-73
打开荧屏,时下,选秀节目“奇招”频出:“煽情比惨”、“导师作秀”、“下手孩子”……不同于这样的选秀节目,重庆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的《奇迹梦工厂》,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9.
王玉 《魅力中国》2010,(7):106-106
近年来,电视方言节目纷纷在各地电视台上演,它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方言影视已经是一大热点,其形式4~DCj涵都具有独特的传播意义,本文将对此现象即电视方言节目的优势及它的发展前景做简单的梳理和剖析。同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方言节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热潮滚滚。有举办了三届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有新诞生的“魅力新搭档”“、加油好男儿”,还有全家老小齐上阵的“全家总动员”……名目繁多的“选秀热”诞生了少数的“平民偶像”,还催生了一个庞大群体——“职业粉丝”(粉丝,英语fa  相似文献   

11.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64-164
作为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巨大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长,就在受众面对这场信息爆炸和大量堆积式报道而无所适从时,电视读报节目就在这一年应运而生。它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紧密结合,将单一的视觉传播与听觉传播有机结合,将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信息群进行系统的梳理、筛选。这些特性和功能使得电视读报节目自然而然地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普及,但是也正是由于此类节目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有效停留,电视读报节目得以大量运作,与此同时也使得各电视台节目之间陆续出现“效仿”、“跟风”等问题,栏目的克隆化与节目的同质化使得节目质量不尽人意,大众开始对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产生忧虑。  相似文献   

12.
仿佛一匹黑马,突然杀入荧屏,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仅仅数周,便已屡屡坐上"收视率老大"交椅,创出娱乐选秀节目一个个奇迹。在电视娱乐节目花样不断翻新、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枝独秀?它到底好在哪里?看过几期录  相似文献   

13.
打开荧屏,时下,选秀节目“奇招”频出:“煽情比惨”、“导师作秀”、“下手孩子”…… 不同于这样的选秀节目,重庆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的《奇迹梦工厂》,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国内首档影视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大卫视唱歌类节目泛滥之时,重庆卫视可谓独辟蹊径,它为中国影视界选拔优秀人才,拒绝煽情、恶搞,重视选手现场秀表演功底,强调节目本身的艺术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4.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电视荧屏的宠儿.本文运用莱西的元素论,从人物、环境、象征物、叙事、风格等五个方面骀解读、割析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5.
马新新 《魅力中国》2014,(24):264-264
随着电视购物频道的兴起,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的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已经不再是过去荧屏上有些“歇斯底里”的叫卖者。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在形象塑造、节目驾控技巧、话术表达及人格魅力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进步,以更新的面貌,更好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才能使电视购物节目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视方言节目纷纷在各地电视台上演,它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方言影视已经是一大热点,其形式和内涵都具有独特的传播意义,本文将对此现象即电视方言节目的优势及它的发展前景做简单的梳理和剖析.同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方言节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赵毅 《首都经济》2007,(7):87-88
尽管电视里的”红楼选秀”节目曾一度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但还是有无数电视观众在一片喧嚣声中能够凝神屏气,把一部长达82集的电视剧《贞观长歌》从头看完。这在古装戏早已泛滥至极的今天,实属非常不易。是剧本写得出众、导演功力非凡、演员演技精湛呢7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13,(8):66
7月20日晚,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第一季第一期选秀节目播出,直接挑战浙江卫视正在热播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据统计,今夏共有13个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选秀的火爆,诱惑着无数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走上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19.
是大众娱乐的自我升华,还是格调庸俗的电视垃圾?人们争辩不休。但不容质疑的是从3月份开始至今,有15万报名选手,更有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湖南卫视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这档“平民选秀”节目无疑成为2005年中国电视的最大赢家。炫目背后站着的永远是挂着灿烂笑容的商人。蒙牛人笑着说:我们1400万做了3000万的事。这个投入真的是如此“物超所值”?  相似文献   

20.
董露茜 《新财经》2013,(8):66-71
7月20日晚,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第一季第一期选秀节目播出,直接挑战浙江卫视正在热播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据统计,今夏共有13个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选秀的火爆,诱惑着无数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走上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