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观光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金文  张阳 《乡镇经济》2008,24(10):87-90
农业观光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亮点,具有特色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给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农业观光旅游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文章针对观光农业的现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观点,从主题定位、环境建设、宣传促销、科技投入、品牌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思路,对提升农业观光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业观光旅游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的新型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投资不多,效益明显,且能够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当前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意义深远且重大。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业观光旅游的现状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群 《乡镇经济》2003,(11):17-19
农业观光旅游是以发展绿色农业为基础,将旅游业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特色旅游产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本分析和讨论了广东农业观光旅游的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柴歌 《辽宁经济》2007,(10):6-7
今年9月15日,辽宁省正式启动生态省建设工程。这方面,去年10月成立的沈阳沈北新区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作为辽宁省唯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北新区成立一年来,随"新"而动,发展速度迅猛,全区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重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今年5月底,省长张文岳到沈北新区调研时高兴地评价说:"沈北新区发展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体现一个‘新’字,即新的产业布局、新的体制机制、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管理方式。"金秋10月,本刊记者走近日新月异的沈北新区,以此文献给沈北新区成立一周年。  相似文献   

5.
刘鹏 《魅力中国》2011,(11):49-49
随着夏天的来临,石家庄的观光旅游又开始了。石家庄农业旅游作为后起之秀,在发展中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相关产业配套欠缺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分析石家庄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快讯     
金融巨头共商沈北发展大计1月13日,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2007中国沈阳·沈北新区战略投融资高峰会》。北京金融界巨头、房地产界知名企业董事长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约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意在为沈阳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沈北新区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7.
江苏三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早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江苏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苏北、苏中和苏南三大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既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特征,都存在设施农业发展不足、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生态性不强、生态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模式品位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沈北新区地热(温泉)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发展潜力巨大。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天然资源,进一步推动沈北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祁店村做好土地流转入股大文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现代设施林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延长高效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价值链,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带动普通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到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消费的需求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为市民放松心情、体验乡村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布局还有待优化。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优化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布局的路径,有利于促进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业观光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与传统的以人为主体观赏大自然奇山异水的旅游不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生产与消费和谐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观,类与大自然、生产与消费和谐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即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内容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享受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和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  相似文献   

12.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农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浙江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这些都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提供有利条件.文章针对浙江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未来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加速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的“三大目标”,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同样处于沈阳中心城市北部、但分别拥有发展空间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的新城子区和辉山农业高额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并赋子市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城市规划建设权,定位为“绿色沈北,生态新城”。使沈阳市的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成功地向北拓展。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鼎立支持下,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下,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沈阳沈北新区。  相似文献   

14.
阳朔模式是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独特的自然风光为阳朔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阳朔模式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引导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生态休闲农业是以农村生态资源、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农家生活、乡村风情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业态。休闲农业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味农业野趣。20世纪中后期,具有观光、餐饮、住宿、购物等形式的休闲农业在世界各地普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沈阳市沈北新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田基本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田间排水工程不能保证汛期排水的需要;小型水利工程状况普遍较差,限制了其效益的充分发挥。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谈些措施和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以及在相关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借鉴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布局相关理论,探索沙坪坝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沙坪坝区都市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以及在相关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借鉴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布局相关理论,探索沙坪坝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沙坪坝区都市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观光旅游是世界上最基本的旅游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观光旅游存在着产品雷同,层次不高,质量差等问题.深化观光旅游项目,将观光旅游与休闲娱乐、生态旅游进行整合,提高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不失为深化观光旅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辽宁省经请示国家发改委同意,批准沈北新区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把这一头衔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的报告也已经送达国家有关部门。几个月来,沈阳市委常委、沈北新区区委书记王世伟成了“空中飞人”,他奔波在沈阳、香港、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之间,四块沈北新区的区域位置宣传板也跟着他随机辗转各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