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上海经济》2014,(12):40-40
<正>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是东莞市与上海高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唯一工作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东莞市科技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拨款资助并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组建,由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承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是由政府搭台、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总部设在松山湖,上海的科技发展中心设立相应的办事处。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的工作宗旨是: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13,(9):35-35
<正>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是东莞市与上海高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唯一工作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东莞市科技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拨款资助并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组建,由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承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是由政府搭台、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3.
樊克勤  罗洁 《上海经济》2013,(12):54-55
<正>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是东莞市与上海高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唯一工作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东莞市科技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拨款资助并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组建,由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承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是由政府搭台、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总部设在松山湖,上海的科技发展中心设立相应的办事处。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的工作宗旨是:根据东莞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体整合上海高校教学、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13,(7):53-53
<正>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是东莞市与上海高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唯一工作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东莞市科技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拨款资助并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组建,由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承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是由政府搭台、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选择了"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体系的农业产学研模式,与国内主要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模式解读和案例分析,探讨农业产学研常州模式的创新点及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农业产学研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实现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三农"的实践,介绍了学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措施与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7.
1产学研联合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以多种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组织了30多次规模不等的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共达成合作协议近600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千多项。至2004年底,全市开发的市级以上新产品中,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占72%以上;实施的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中,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占90%以上;2004年,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近5千万元资助的四个项目,都是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全市组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4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市、县级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中以什么为抓手的问题,以淮安市产学研工作实践为样本进行剖析,提出了基层政府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四大抓手",即:制定科技计划,支持校企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引导产学研结合;建设资源集聚的载体,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入驻,打造产学研结合的产业集聚区;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夯实研发机构基础,突出人才引领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推进产学研结合进入校企联盟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服务作用,对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技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从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引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4个角度明确科技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一种现阶段产学研合作中强化科技工作者四位一体角色定位的管理策略和方法.为地方科技工作者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内外掀起了组建产学研联盟的热潮,通过联盟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迅速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内涵、国内外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发展经验,研究分析白色家电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组建与运作方式,总结出产学研创新联盟长效合作机制的三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社会奖励的积极作用,表彰和鼓励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自2009年,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开展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11,(6):68-69
为了奖励在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及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积极性,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开展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活动。2011年度评选活动的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13,(7):50-51
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我国整体创新能力,鼓励和表彰在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及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奖办法(试行)》规定,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实施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活动自2009年开展以来,共有800余个单位和个人分别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00余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0位政产学研界的代表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奖项的设立在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多项保障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开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他们探索出了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工业一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等模式。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美国政府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设立专项计划,投入大量资金,产学研合作成果累累,由此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守大学之本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是教育部科技部决定开展的第一个区域合作试点,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八所签约代表高校之一,参加了签约仪式。学校高度重视在广东开展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在深入广东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广东的支柱产业情况,深刻领悟到省部产学研合作是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做出的非常重要、非常英明的战略决策,尤其是对高校来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11,(2):75-75
新会产学研合作示范区由新会人民政府和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于2006年联合建立。新会并不满足于文化名城,更要打造“科技新会”。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攻克示范区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带动了示范区企业的升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14日,为进一步了解、挖掘先进城市的政产学研合作及保障机制模式、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的思路、主要举措以及支持政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等,由盐城市政府办、盐城市科技局、盐城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组成的11人调研组到大丰调研。在大丰期间,在大丰市科技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调研组先后来到江苏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盐土大地国家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是社会创新的必由之路 2008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腾笼换鸟",要求企业升级转型,并出台了"科技东莞十个亿"资助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系列政策. 上海是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上海有31所公办大学.其中10所"211"大学.5所"985"大学,上海的产业定位是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航运业,高校对本地及江浙地区产业的能量辐射有大量冗余.在2008年4月,李力进先生调研了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东莞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情况,并与陆发祥老师共同向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提交了《关于上海高校在东莞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分析报告》,得到了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协会领导带领上海交大、复旦、同济、海事和电力学院等一批高校的处长访问了东莞,由此,启动了上海高校和东莞的产学研合作历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海市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产业科技综合优势得到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产学研合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8月30日,上海市举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会,旨在深化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中科院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与科技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专题报告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应邀作专题报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等产学研相关院系的科技主管领导和专家,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等共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萍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