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方琳 《宁波通讯》2013,(10):30-53
围绕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目标,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大力开展城乡河网水环境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库区生活垃圾、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到2016年,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推进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和维护提升,实施截污纳管、清淤疏浚、补水提质、护岸绿化、生物防治等工程,打通"断头河",拓宽节点河道,增加外围补水水量,努力实现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综合污染指数有效下降,沿河环境亲水宜人。继续推进农村"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到2016年,全市乡镇以上河道治理率达到65%。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实施雨污分流,到2016年,县以上城市全面建成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相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乡镇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控制地下水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摘自《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为基础,以关键技术为出发点,从河道发展现状与问题、河道治理技术介绍、河道治理方案实施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出河道线型设计、断岸、护岸设计、水质修复技术、景观设计等应用形式。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镇河道生态治理质量,为生态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陆埠大溪四期整治工程、陆埠大溪干溪段及钟山段整治工程为例,阐述了河道生态护岸的实际应用。河道治理除了要满足岸坡稳定、防洪安全等传统功能外,更要注重护岸的生态性,即提高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河道水质、美化河道两岸的景观,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4.
农村河道在行洪排涝、灌溉供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疏于河道管理,导致农村河道出现生态恶化、功能退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河道整治成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现状,然后提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措施,以期为农村河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道底泥污染是河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南京内秦淮河中段疏浚工程为例,阐述了底泥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分析了不同河段底泥的沉积与分布,综述了内秦淮河中段疏浚及底泥处理的工程概况。该底泥处置方案通过化学转化、脱水转化、热解转化三个不同的处理阶段,将底泥污染物进行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实现了河道底泥的再利用功能,促进了河道污染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探索创新,构建新模式、优化新体系、发挥新效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治"水"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清三河,形成河道水环境治理新机制。一是标本兼治"清三河"。综合运用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换水活水、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方式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各县(市)区一大批黑臭河实现美丽蜕变。二是常态长效清淤泥。连续三年将河道清淤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我国中小河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小河道生态治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河道整治,对于我国河流治理工作而言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我国中小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黑臭河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治理黑臭河道问题迫在眉睫。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苏州市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化工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结构重,排放量大,给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苏州市开展了"263"行动,力求早日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针对苏州市治理黑臭河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镇化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问题,在陕西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利用普探、物理-生物(联合)和土体有机重构等技术,综合设计了河道治理、道路、园林、景观及生态治理等工程,构建了"网络生态、聚合发展"的生态发展治理模式。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区域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年来鼓楼区范围内黑臭河道的水质现状及水环境污染的成因进行研究,简述了目前黑臭河道治理中控源节流、底泥疏浚、引清冲淡、生物修复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对里圩河、清江东沟的阶段性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探究未来龙江东河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水利的视角入手,对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论述了河道治理生态水利的基础,最后重点分析了基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的构建要点,希望能够实现防洪排涝与环境整治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解决好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全面改善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调查,摸清了研究区农村水环境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主要有6点,包括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和监管维护.农村水环境治理可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志国 《魅力中国》2010,(26):359-360
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多年以来主要以抛石护岸为主。由于连年开采沿江山场石料资源消耗殆尽,抛石成本逐步增大,大量采石也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河道治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安庆河段复合软体排护岸施工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文章对复合软体排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就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小型污水提升泵站是农村污水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汇集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提升和传输等众多技术,在生活污水治理中起到了传送带和枢纽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方法和应用,结合农村污水治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实际案例,从泵站的建设形式、规模、设计要点等加以详细阐述,为小型污水提升泵站的运用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政府每年都会为污水治理投入大量资金,但城市河道水质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城市河道污水生态治理的应用,描述了城市污水生态治理系统的基本模型,接着阐述了一种利用水泵、管道、植物和泥沙的生态治理原理。最后对污水生态治理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城市污水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以来,宁波杭州湾新区以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为载体,以深化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全面实施剿灭劣Ⅴ类水"七大专项行动"。投资5.69亿元,实施剿劣项目22个,组织安排了截污纳管、工业整治、河道清淤、农业面源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口整治以及生态引水修复等七大专项行动,全力确保完成消灭劣Ⅴ类水及"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任务。3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经过整治全部达到销号标准,新区全域于2017年10月17日顺利通过宁波市级剿劣销号验收,同时完成全部入河排口基础资料登记工作,绘制完成河道排口示意图,并完成所有河道及庵东镇重要河道的排口标识牌设置。  相似文献   

17.
加快渭河生态区建设,实施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保护,扩大城区水面;实施农村涝池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涝时蓄水、旱时取水;生态修复陕北淤地坝、关中涝池水田、陕南堰塘,建设星罗棋布、生态宜人的小型水景观、水设施…… 近年来,我省实施的一系列水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发展现代水利实现了身边有水、村中有景、群众有去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渗技术,分析了各自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对河道的生态影响。以河南稀水地区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为例,笔者从河道生态防渗着手,初步拟定了HDPE土工膜、膨润土防水毯、黏土防渗三种防渗方案。同时,通过防渗处理前后渗漏量的计算,进一步对比了三种防渗方案,为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防渗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溧阳市竹箦镇竹箦河综合整治项目采用了支撑式排桩结构作为河道的永久性护岸,成功解决了竹箦河多年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的难题。文章以该项目为例,系统阐述了支撑式排桩护岸的应用条件与设计思路,并对支撑式排桩结构计算的相关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本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其在河流护岸项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权导刊》2006,(2):38-38
新华网湖北频道2005年12月28日消息,税费改革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怎么办7潜江市使出高招.出让闲置渠堤产权让承包人造林发财,“换”出其资金开挖疏浚,保证沟渠畅通。到12月22日,潜江今年已“换”出民间资本1200万元,开挖疏浚渠道70多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