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是中国重要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度假产业。台湾森林度假产业较为成熟,开发和管理技术先进,资金丰厚。积极吸引台资台商进入福建相关开发领域有着相当积极意义。本文着重以详实的资料数据,对当前福建台资森林旅游度假产业的整体开发和运营状况作出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的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众多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但哈尔滨森林旅游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如何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对其今后的发展战略和科学规划进行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哈尔滨市应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客观评价古关隘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关隘的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研究发现:(1)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2)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3)大多数古关隘因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和地处偏僻等因素还没得到有效的开发;(4)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为下一步整体开发利用古关隘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关隘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旅游业深入发展的阶段,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各地旅游产业打造的关键与核心,它有利于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产业品牌、对地区经济贡献突出、提升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锦州市旅游业在旅游资源、旅游基础、发展机遇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已具备了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条件,根据锦州市的旅游发展条件与特色,应该重点打造7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为了推动锦州市旅游集聚区建设,应积极落实六个方面的对策:(1)科学规划,长远谋划;(2)分工协作,逐步实施;(3)培育企业,构建体系;(4)创新项目,扩大规模;(5)追求效益,形成集群;(6)陆续升级,打造集聚。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度量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的主要指标刻画宁波市旅游资源特征,并采用GIS可视化其利用潜力格局。结果表明:(1)象山县、宁海县、鄞州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潜力较高,其他县、区旅游资源利用潜力较低;(2)宁波市旅游资源空间潜力集中体现在地文景观、旅游商品、建筑与设施等旅游资源群,初步形成"一圈四带"潜力格局。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运用对比等方法研究大连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目前大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项目分布较零散且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2)乡村旅游项目单一且季节性较强;(3)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同时对当地周围环境破坏严重;(4)乡村旅游项目品牌化效益低,市场机制不完善。根据国外经验大连地区乡村旅游应作做出以作调整:(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质乡村旅游服务;(2)丰富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品质;(3)增强环保意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4)完善市场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认识大连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能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整体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依赖于某种实体形态或非物质形态,而森林生态资源则是森林生态旅游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界定、价值、归类、开发和保护等多个方面开展文献研究,探析近年来学者们在该领域所做的研究成效和不足,启发了笔者对森林生态旅游研究及发展的一些思考,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休闲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本文根据丽水的特点提出发展休闭经济的对策:(1)整合旅游资源,谋划全市旅游发展格局;(2)丰富旅游休闲内涵;(3)开发旅游商品;(4)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要依靠政治、文化环境等其他因素,来推动丽水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景观资源和建设成就,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设施为基础的产业。信息制约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从新疆区域旅游资源特点入手,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对县、市域与旅游相关的时空和属性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和分析的技术系统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对新疆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3A级及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景区主要属性将其划分为红、绿、古色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高等级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随机型,绿、古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其中古色旅游景区集聚程度最大;(2)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分布特征,红色旅游景区呈“一核两点”的分布特征,绿色旅游景区呈“两核多点”的分布特征,古色旅游景区主要围绕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分布;(3)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之间均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热点区主要位于黔西北地区,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位于冷点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红、绿、古色专项旅游发展的角度提出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是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及旅游资源。使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湖南省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省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但集中化程度不高;(2)休闲农业园区最大的集聚核心在长株潭地区,在娄底、衡阳和郴州3处均有明显的高密度集聚核心;(3)休闲农业园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体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郴州、衡阳、长沙和娄底;(4)地形地貌、河流水系、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与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山东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厚的。而悠久灿烂的文化,影响深远的历史名人,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森林景观,又成为山东森林公园特有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海南省昌江县的代表性旅游资源做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昌江县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等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亟须破解日益突出的乡村旅游用地问题来保障其稳步发展。基于对乡村旅游用地概念的界定,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的乡村旅游用地政策进行梳理并展开量化研究,分析现行政策的合理性并为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结果表明:(1)在政策数量方面,基本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9年的1项演变为2018年的10项;(2)在政策构成方面,目前形成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为核心的多部门协同管控的体系,但政策效力,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的核心地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3)在政策内容方面,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广泛用地类型和用地管理措施的乡村旅游用地法规政策体系,但具体实施型政策相对较少,宏观指导政策较多。  相似文献   

16.
蒋丽娜  张树夫 《特区经济》2007,225(10):186-188
水域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好风景区水域旅游资源意义重大。该文在介绍风景区水域旅游资源相关概念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九鲤湖风景区为例,运用SW OT分析法,分析和评价了九鲤湖风景区水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提出要注重水域的生态保护、开发适合各年龄层次的水域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水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活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1)收购方并购前一年存在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2)收购方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关,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收购方并购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并购后公司业绩下降越大;(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差。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在并购后反转,对并购后绩效表现不佳具有一定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提高,其中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值得深思。文章先对旅游资源诅咒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旅游资源诅咒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传导机制,总结了目前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国内旅游资源诅咒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旅游资源诅咒对旅游相关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回顾农业旅游的起源、概念、资源分类、资源评价、模式、特征、相关理论研究,简要介绍了农业旅游研究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与体验效果将旅游景区分类为观光型、知识型、体验型、心理型、休闲型、融合型6类型及15种类,并对辽宁省及其所辖地区的旅游景区类型进行分析显示:辽宁省的景区比较齐全,并以观光型景区为主,14地市可以划分为景区类型完整,比较完整,不完整和类型集中四类地区。在辽宁省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景区类型,适应市场变化,突破传统观念,挖掘景区内涵等。同时也存在着景区数量少、规模小,体制机制滞后,景区发展缓慢,创新不足,分布不均、合作不利,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辽宁省旅游景区的深入发展。未来需从四方面入手解决问题:(1)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景区;(2)深化体制改革,释放旅游活力;(3)构建人才队伍,创新景区建设;(4)均衡旅游项目,地区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