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洪英 《魅力中国》2014,(1):108-108
舞蹈是表演艺术,舞蹈表演的特性及其动作、语言、情感等表现形式,深刻阐述了审美创造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舞蹈表演的情感与艺术表现有不解之缘,这是众所周知的。舞蹈创作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它的环节分为构思和编舞两大方面,凭借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觉,不同的构思源泉,通过不断排练和不同演员的不同感受来将它升华到作品。  相似文献   

2.
程四琅 《魅力中国》2010,(30):94-94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而目前的舞蹈教学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郑松林 《魅力中国》2013,(16):239-239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是创造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过程是痛苦且残酷的。为了促进美的达成。舞蹈训练必须严格、科学,才能培养出舞者超人的柔韧和力量,同时降低训练的艰辛程度。如何来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呢?我在这几年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总蛄了以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正安 《魅力中国》2014,(11):93-93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动态艺术,连接舞者和观众之间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一个综合的意象。舞蹈以传统文化为建构基石,通过外在肢体形态、动作传达内心情感,因此,这种外在形态、物质载体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贾晓东 《魅力中国》2013,(11):320-320
少儿舞蹈,顾名思义是少年儿童的舞蹈,是少儿生活的艺术升华和映象。少儿舞蹈是整个舞蹈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它以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教育为己任,通过内容简明、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表演性舞蹈作品,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愉悦中陶冶了情操,促进少儿健康地成长。少儿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少儿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威 《魅力中国》2014,(23):119-119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人类情感,表达人们的思想及感情,而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是贯穿整个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舞蹈作品喜怒哀乐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动活泼地体现了舞蹈形象内心的情感以及烘托了整部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有助于舞蹈表演艺术效果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表演艺术,以身体为主要的表演形式,一般情况下借助音乐或者是其它道具进行表演。其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社会意义,我国舞蹈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舞蹈的种类也很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娱乐生活的发展,群众舞蹈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本文通过对群众舞蹈的发展状态、舞蹈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详细阐述群众舞蹈本质特性指导下舞蹈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诗幔 《魅力中国》2011,(2):275-275
现今,随着舞蹈事业的越发完善,作为舞蹈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传承意义的舞蹈教育,也逐渐的被人们重视,而如何做好舞蹈教育成为了舞者们一致关心的话题。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是用身体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是一种无声的感情宣泄。因此,在舞蹈教育中,需要用为舞蹈量身定做的教学手法进行传承,根据舞蹈的特殊性质,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是从舞蹈艺术教学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从动作性、模仿性、情感性、反馈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康雪卉 《改革与开放》2017,(24):140-141
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中完成身、心、脑统一的艺术行动,在目前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能够使人的思维得到更有效的锻炼。舞蹈教育,则可以使大学生增强对音乐节奏和空间意识的感知,在全身心的艺术配合中大脑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由此可见,舞蹈艺术对智力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伊莎多拉·邓肯曾指出:"舞蹈是由最自由的身体表现出最高度的智慧。"由舞蹈开启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之一。由于舞蹈艺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使舞蹈教育成为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引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升华思想,充盈完善自我,已成为当前高校需要探讨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本文论述了民族舞蹈和舞蹈技巧的关系,以及舞蹈技巧应用的艺术表现和情感传递,提出了创新我国民族舞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舞蹈几千年历史,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得以重塑其独立品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起到了孕育、催生作用,其中也不乏西言舞蹈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骆媛媛 《魅力中国》2010,(23):317-317
现如今钢琴伴奏,已成为被广泛运用到很多领域的音乐表演艺术,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钢琴独奏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音乐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钢琴伴奏艺术具有实践性强、涵盖面宽、应用广泛的特点。钢琴伴奏就像乐队的指挥一样,把握着整个艺术作品的脉络,帮助舞蹈者更准确地诠释艺术作品。因此,伴奏老师对舞蹈动作韵律的领会能力以及对乐曲进行再创作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伴奏种类有声乐伴奏、器乐伴奏等,但都不如舞蹈伴奏的即兴性强。能开发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我想这也就是舞蹈伴奏区别于其它伴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人的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可是我们至今对其仍没有足够的认识.舞蹈可以使人进入一种集音乐、美术、肌体、情感和生命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情境,对于人的从肢体到灵魂的塑造起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远不是专门从事舞蹈表演的演员们的事,而应该是大众教育中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实际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以人为本改革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霞 《魅力中国》2014,(19):96-96
舞蹈服饰与舞蹈表演同属视觉艺术,舞蹈服饰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舞蹈中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在中国舞蹈发展的历程中,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舞蹈服饰形象,既与舞蹈艺术交相辉映,又成为中华服饰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服饰和舞蹈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两者有着相通的艺术语言。舞蹈与服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要靠舞蹈服饰得以升华,而舞蹈服饰只有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充溢生命。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从舞蹈的美育意义为出发点,一方面提出大学生需要舞蹈,论述了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的必要性,以及舞蹈培养学生优美情操、陶冶性情、提高艺术鉴赏力等方面,总结了舞蹈教育普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对未来校园舞蹈的创作和发展谈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晓莉 《魅力中国》2014,(4):133-133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寓于各个民族文化之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极具特色的浓郁风格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内容、气氛以及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欣赏一种舞蹈,了解一个民族。民俗文化与舞蹈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梁朝智 《魅力中国》2013,(16):127-127,129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是彝族的特有传统文化,具有表演者的群体性和年龄性、性别性等特点。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生中进行训练,不仅能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训练优雅仪表体态,增强弦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性律,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还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淑轲 《魅力中国》2014,(23):101-101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戏曲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表演艺术的范畴内,戏曲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这四种表演手段,根据它们的异同,可分为由唱、念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和由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在戏曲表演中音乐词汇、舞蹈词汇都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出人、出戏、出情服务。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段,也是它的特殊语汇,它们的结合,构成戏曲表演形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凯 《魅力中国》2010,(27):240-241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与其它综合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在歌剧、音乐剧、戏剧、合唱音乐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语言因素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而在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却很少参与.  相似文献   

20.
陈晶 《魅力中国》2014,(1):106-106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流传到今天。为什么它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巨变而没有消失?为什么它直至今日还放射青春的光芒?还仍然受到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人们的热爱?这就是我们要论述的问题--舞蹈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