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培 《魅力中国》2013,(14):77-77
戏曲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称道和认可,务必要掌握好“五功四法”,并能娴熟地驾驭它,尽可能完美地使它在舞台上得以展现,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形神兼备”的表演能力。作为戏曲演员,对“表演”最熟悉不过,因为它是每个演员所应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功夫,然而,由于演员的表演层次深浅高低,又因文化程度、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2.
梁红 《魅力中国》2009,(18):197-198
我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以唱、做、念、打综合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身段"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是唱、做、念、打表演形式的载体,是戏曲教学中的一门"主课"。身段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常飞 《魅力中国》2014,(10):67-67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  相似文献   

4.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17):70-70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舍性艺术.它历史渊源,内涵博大,它以一种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植人心。它是集音乐、歌舞、表演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在舞台上展现的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基本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掌握戏曲表演艺术上的全部表演能力和表现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和娴熟的的基本功,才能塑造鲜活的舞台人物.来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5.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7):225-225
戏曲表演是一种独特的歌舞表演,它把多种艺术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程式体现出来。“唱、念、做、打”就是戏曲表演的概括统称。在戏曲表演中。“唱”。嗓音宏亮,唱腔委婉动听。未见其人,先问其声,夺人耳目。“念”即念白,指用艺术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富于节奏感,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而最富于表现力的是它的“做”。即做功,指各种节奏化、舞蹈化的表演动作,包括各种神情、意态、身段、工架以及成套的独舞、群舞乃至运用翎子、帽翅、水袖、马鞭等物质材料创造的身段等,而且“做功”表演最能配合“唱腔”表演来达到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的。  相似文献   

6.
李现军 《魅力中国》2013,(16):107-107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有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才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戏曲表演的总体手法是:“唱、念、做、打”,唱,被列为首位,因为唱是戏曲的灵魂,是戏曲钗事抒情、表达剧中人物思想和塑造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不仅是戏的灵魂,还是一个剧种的重要标志。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说:“感人者莫先乎于情。”所以戏曲的唱腔最忌讳的是“口唱心不唱”成为“无情之曲”,哪怕“五音”准、“四呼”清,如果没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唱,也只能成为一个“唱戏匠”,而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相似文献   

7.
王松恩 《魅力中国》2014,(4):121-121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集戏曲文学、戏曲音乐、戏曲表演、戏曲舞台美术于一体。其中。戏曲音乐好比是戏曲的灵魂。那么,在戏曲音乐中,音乐伴奏则是为演员的声腔、念白、表演来服务的,同时二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音乐伴奏中,打击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有“一台锣鼓一台戏”的说法。豫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第一大地方戏剧种。它的艺术风格激越豪迈、刚劲有力、舒展大气,因此在音乐伴奏中,更是离不开打击乐。  相似文献   

8.
张少良 《魅力中国》2013,(14):78-78
灯光作为照明工具,一旦合理、巧妙、有的放矢地运用与戏曲舞台艺术,与舞台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行之有效,恰到好处地服务戏曲舞台上的剧情发展和演员表演,就会给戏曲舞台上增辉添彩,变单一的戏曲表演为绚丽多彩。多彩多姿,美轮美奂的综合性戏曲舞台艺术效果,从而增添戏曲舞台艺术的可视性、艺术性、真实度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戏曲表演程式当然也不例外。寻根究底,中国戏曲表演程式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戏曲演员在塑造舞台形象、创造表演程式的时候,不仅致力于对直接生活的体验和提炼,而且放眼于广泛的间接生活和各种艺术、  相似文献   

10.
司鼓与指挥     
何富伟 《魅力中国》2013,(16):93-93
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呈现上,有着三分演唱,七分伴奏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整个戏曲的演出环节中,戏曲伴奏所处位置的重要和必要性。戏曲伴奏是指通过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和代表剧种特色的主胡等乐器的伴奏、合奏、重奏及协奏,在演出中起至Ⅱ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无不需要以上器乐的伴奏。戏曲伴奏是一出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演员表演的组成部分,是为剧情服务、为演唱服务的,必须统筹考虑全剧的接口,以及各个演员的具体声腔特色,伴奏要配合演员充分体验角色的心态、情绪的微妙变化,不仅要对音乐本身进行诠释,而且需要对剧情、演唱演员的个性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和了解,通过音乐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剧中人物性格的对比与冲突,推动戏剧矛盾和情节的展开与发展,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11.
米小爱 《魅力中国》2014,(15):88-88
“流派是戏曲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戏曲行当程式发展的必然规律”。流派的产生与行当程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当是戏瞳演员的专业分工,演员能自成一派,就是因为有了行当程式。演员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历经不断的实践、学习、借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在得到同行的赞许、观众拥护基础上,成为后来者的学习典范,逐步成为独立于本行当的表演派系。  相似文献   

12.
李凯文 《魅力中国》2014,(20):101-1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艺术更是缤纷多彩,而戏曲则是中原文化的一支独特的奇葩,魅力无穷,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它行当齐全,剧情丰富,表现形式更是多样化,我们河南的豫剧是以旦角。生角为主的多些,但武丑,尽管在戏曲五个行 当生,旦,净,末,丑中排名最后,可他在戏曲表演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每次当武丑演员出场的时候,一趟键子,小翻过后,台下的观众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呢?这就是武丑的魅力所在。武丑演员在舞台上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把中华几千年的武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充分领略到戏曲中武行的风采。如果把戏曲比喻成一朵绚丽的奇葩,那么戏曲中的武丑演员就是衬托在它周围的绿叶,虽然没有花的芬芳花的娇艳,但却别有一番风情。作为一名演员要做到“想人物之所想,行人物之所行真听、真看、真感受”。不能无动于衷,未卜先知,不演过程,只演结果,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用伪装掩盖真诚,久而久之,形成了概念化、公式化、脸谱化、一般化的表演,使人物苍白失色。  相似文献   

13.
王淑轲 《魅力中国》2014,(23):101-101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戏曲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表演艺术的范畴内,戏曲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这四种表演手段,根据它们的异同,可分为由唱、念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和由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在戏曲表演中音乐词汇、舞蹈词汇都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出人、出戏、出情服务。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段,也是它的特殊语汇,它们的结合,构成戏曲表演形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20):124-124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要塑造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产生能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除了唱、做、念、打以外,还要有身韵、神形的完美结合。演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掌握娴熟的表演技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塑造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戏曲基础的身段训练中,则要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陈新杰 《魅力中国》2013,(32):86-86
戏曲舞台上的万千气象,主要是靠演员的歌舞化的虚拟表演来表现,但是也需要一定的实具的配合,马可虚,马鞭要保留,船可虚,船桨还要用,门窗可虚,桌椅还要有;夜色可虚,烛台往往不可缺…不是一切皆虚,不是排斥一切实具。那么这两者是怎样联系到一起呢?在戏曲虚拟表演和实具的结合上有三点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6.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4):153-153
戏曲基功课是戏曲表演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包括腿功、翻身、跳跃等各种技巧的训练,是戏曲演员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由于该课技术、技能、技巧性很高,所以如何上好这门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熟悉和把握好教学规则和教学特点,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进程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3):217-217
戏曲基功课是戏曲表演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包括腿功、翻身、跳跃等各种技巧的训练,是戏曲演员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由于该课技术、技能、技巧性很高,所以如何上好这门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熟悉和把握好教学规则和教学特点,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进程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英妹 《魅力中国》2014,(18):103-103
在戏曲历经数百年并取得无数优异成果的今天,如何塑造出更好、更高的舞台人物形象。怎样处理好传统戏人物与现代观众的时空感。成了新时期戏曲演员的难点和热点,更是我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追求、探索的一大课题。通过不断学习和体验,使我对传统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解读,我认为传统戏曲艺术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以现代观众审美要求为出发点,并运用戏曲表演程式,在人物身上融入演员的创新艺术风格,才能塑造出真实感人,充满时代气息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19.
韩盼娜 《魅力中国》2014,(27):83-83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必须通过演员表演,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方方面面的有机配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鲜活靓丽的艺术形象,从而完整的体现出主题思想。化妆造型是角色创造过程中显示其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化妆艺术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它不仅能使演员改变形象,贴近剧中人物,更能给演员自信,使演员同剧中人物拉近距离。由“神”似达到“形”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玲 《魅力中国》2014,(10):66-66
1994年下半年,中某县剧团已处瘫痪状态近两年之久。在此种严峻形势下,县领导委任我为中牟县豫剧团团长。剧团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单位,从而戏曲表演也是较为特殊的行业。戏剧表演的流动性决定了演出工作的艰苦与不稳定性。而长期在外奔波演出,又会给演员的家庭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同时戏剧表演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剧团工作的繁杂与琐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