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它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规模越大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高。大量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已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是现代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它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27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敦华 《经济师》2007,(3):230-231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衡量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通过实践证实了“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白玉锋  赵彦华 《经济师》2005,(11):210-210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忠,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随之完善和发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是解决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主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我国在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  相似文献   

13.
一、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随之完善和发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正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从内部控制角度论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本文从应收账款的管理的原则、从内控角度分析论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对从内部控刺角度论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单位、本部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由此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管理部门之间及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使经济业务的处理和记录的程序适当地相互联系起来,在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地方,即关键点上,建立一些控制措施及手段,把这些控制手段作为一个整体,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秀臻 《经济师》2012,(9):285-286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针对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实际性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分析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就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要求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我国在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