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于目前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日趋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由于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存在信息不对称、周期短、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在大力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从而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存在原因,对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中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及相应的方案制定,以促进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其具有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高、财务管理不完善等短板和不足,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完善及担保条件严格等因素,致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从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特点、还债能力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规范和风控体系两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信贷过程中的信贷风险和对应防控措施。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坏账降低风险应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对贷款企业实力进行深入调查、寻找合理资产做贷款抵押品,强化贷后管理。进而使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能达到双赢,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曦 《北方经贸》2010,(10):100-101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信贷风险,而控制信贷风险又以贷前控制最为有效。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揭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贷前控制在信贷职能部门设置、风险管理机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信贷制度和信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沛杰 《北方经贸》2011,(10):85-85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贷风险,而控制信贷风险又以贷前控制最为有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贷前控制存在信贷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风险管理机构不健全、信贷制度执行无力、信贷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贷前控制体系、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经济环境来改善。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作为向中小型企业提高融资的主要金融机构,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专业且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来协助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且经营类型繁杂,其经营规模及状态远远弱于大型企业,并存在其行业特殊性及多样性,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故在向他们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面临情况多变的信贷风险,如果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银行业的运作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的整体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制约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完善、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较大,而且中小企业普遍自身存在诚信水平不高、经营风险高等不利因素,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目前是大企业的5至10倍。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抵押率较低、担保品严重不足、单笔交易金额不大、经营成本较高、经营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商业银行对其放贷承担的信贷风险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9.
当前,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这是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产品竞争力不足、财务制度不完善等自身因素,银行方面的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风险收益不匹配因素,以及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应该遵循全面性、系统性、谨慎性原则,正确认识到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意义,树立现代化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银行风险管理结构,并设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链金融架起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桥梁,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纵向供应链+横向产业联盟"的发展模式对风险控制提出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搭建全面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银行贷款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贷款风险两个因素。在贷款利率受到管制时,理性的银行为了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提供足够抵押来规避贷款风险。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及所处信贷环境的原因,银行向其贷款风险大,且得不到足够抵押品,也没有第三方提供担保,这就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灵活运用抵押、担保、关系贷款和自有资金多种手段,积极构建中小企业的多层次信贷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丹  董影 《北方经贸》2013,(5):115-116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不下,以致银行信贷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隐患。因此,改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要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whether Islamic financing can explain three important bank risks in a country with a dual banking system: credit risk, interest‐rate risk, and liquidity risk. Using Malaysian data, we find that commercial banks with Islamic financing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credit and liquidity risks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interest‐rate risk than banks without Islamic financing.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bank siz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redit risk; the proportion of loan sales to total liabilities and bank size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interest‐rate risk; and 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 the extent of securitization, loan volatility, bank capital, and bank siz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quidity risk.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4.
现有文献就企业规模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说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本文结合数理模型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企业规模下,融资路径不同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未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受市场竞争劣势影响,需要提供大量商业信用来维持市场生存和发展,而此时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比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商业信用融资来支持商业信用提供。随着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融资成本提高,最终导致商业信用提供力度逐步下降。当企业发展超出一定规模后,银行信贷支持逐步增强,企业可以用银行信用替代成本更高的商业信用融资,导致商业信用融资逐步下降,同时也使得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能力上升。文章研究结论表明,商业信用提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体制、控制制度等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盖异.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应建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加基层行信贷权限;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大银行信贷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文章研究认为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企业本身处于哪个阶段,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大银行不适合向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放贷,而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该成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次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健全,银行欠缺高效的贷款技术之前,大银行不适合直接面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应该借助信息中介,例如民间金融、中小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才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姜灵敏 《商业研究》2006,(22):120-123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只有将风险控制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获得效益,实现生存与发展。在各种风险中,客户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如何有效地甄别和防范客户信用风险,多年来一直是银行界积极关注、探讨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检验审慎监管指标与银行效率和风险的关系,从银行发展的视角对审慎监管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也导致其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下降;拨备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但却显著地提高了银行成本效率;存贷比监管不仅不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和经营风险,还显著地增加了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流动性比率对银行风险和银行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这些结论表明,不同审慎监管工具对银行风险和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别,部分审慎监管工具在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效率,审慎监管的目标在效率和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取舍.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market structure and bank risk taking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employing a two-stage semi-parametric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compel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o develop advanced technical experience and skills, thus improving their technical efficiency. Beside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positiv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taking. Since more risk taking implies a credit expans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the soft risk constraint,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may accompany an accumulation of banking risks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of China.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融资成本高、信用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不规范、在资本市场受到融资歧视等问题。为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经营与稳定发展,我国通过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规范民间借贷、完善银企征信体系、利率市场化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政府还应该对目前市场进行补充和修正,如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成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等措施,以达到全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