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流水养鱼就是在不断地流动着的水体里进行鱼类的养殖。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一、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  相似文献   

3.
<正> 家庭流水养鱼是属于池塘养鱼的技术范畴,它的特点是小坑塘,全流水,高密度,占地少、成本低、管理方便、鱼体生长快,单位面积产量高、收益大,是一种利用自然流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扩大放养量,增进鱼类生长速度的集约化强化养殖形式。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是农村家庭副业的一条门路。家庭养鱼依水体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全流水、半流水和静水小池塘三种形式,以全流水养鱼产量最高,效益最佳,所以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形式的流水养鱼方法报道,但如何有效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的研究却甚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1993年开始,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养鱼技术,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并于1998年成立《高密度流水养鱼新技术研究》课题组专题研究。2000年7月,经有关技术部门专家对高产示范鱼池实际测算,大口鲶养殖亩产达3.8万公斤,建鲤亩产达9.4万公斤。现将主要技术介绍于下:一、鱼场选择和建池规格鱼场选择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建池的地形、地势、水流量及水质、水温  相似文献   

5.
<正>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相似文献   

6.
<正> 一、把握合理的配比。除了网箱养鱼、流水养鱼等方式,鲤鱼在成鱼池一般是作为配养鱼。鲤鱼即便饱食也喜翻耘底淤,于夜间尤其活跃,导致淤泥上浮,水体混浊,产生较大氧债,加重池鱼浮头现象,抑制其它鱼类生长,因此其配比不宜大,约占5%。 二、池面灯光诱虫有利于鲤鱼的配养。据我地经验,灯光诱虫可使鲤鱼较长时间上浮水面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整套系统采取的是"内池养鱼,外塘养水"相对封闭的完备的生物自我修复技术理念,能长期保证鱼塘水体符合水产养殖标准;因为水泵将大池塘的水抽灌到流水养殖渠中并同时纳米微孔充氧,水流像天然的溪河一样流速较快,使鱼的"运动量"自然加大,所以养殖渠流水养的鱼比  相似文献   

8.
流水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流水养鱼发展前途大,一是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水库、河流、山溪等水资源,只要创造条件都可进行流水养鱼;二是流水养鱼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水资源。一、流水池址选择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位稳定、水温适宜、5—10月间水温在15℃—30℃之间。要求阳光充足、溶氧高、饲料和鱼种供应方便。鱼池最好能选建在有自…  相似文献   

9.
韩素芹 《农家之友》2005,(10S):32-32
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是全国推广的一项新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养鱼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确实,生态养鱼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在养殖过程中,要从生产细节入手,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才能夺取生态养鱼丰收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珍珠的进一步的需求,珍珠市场前景颇为喜人,合理进行鱼珠混养,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其技术要点是:一、水域的选择凡能养鱼的水域部可以养殖珍珠。如池塘、湖泊、水库、沟荡、外荡等。微流水比静水好,三角帆蚌需要流速不超过0.1米/秒的微流水,褶纹冠蚌也需微流水,养殖珍珠的水体以1.5—3米为宜,水的 pH 值7—8最适宜。水域四周不宜有高大的建筑物,阳光充足。空气畅通。水温范围在15℃—30℃之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1年开始,重庆市正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对嘉陵江及涪江水域的野生中华沙鳅进行了人工移养驯化及人工繁殖试验,现就驯养繁殖情况作一简述,以供参考。一、人工驯养技术1.驯养池条件。驯养池面积一般在10~50m~2为宜,池水深度保持0.5~2.0m左右,保持流水或微流水,进排水安装闸板和拦鱼栅,驯养池面积的1/3采取遮阴处理,水体中设置部分洞穴。水源为水库水、溪河水及地下水均可,池水溶氧最好保持在5.0mg/L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三)流水饲养 黄颡鱼是一种适合于集约化饲养的鱼类。我国近几年在有些地方混养在其它鱼类中进行流水饲养,也有少部分地方初步利用水库水体落差,工厂余热水进行饲养,尤其在小型池塘中进行微流水饲养,其产量已达到每立方米水体30-50千克。 1、流水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多种优质商品配合颗粒饲料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掌握投喂技术,因此,达不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之目的。实践证明,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投喂是获取高产高效一关键。 一、投喂数量。投喂量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养鱼成本。日投饵量的确定,是取决于日投饵率和该池吃食鱼的实有重量。而投饵率和该池吃食鱼的重量是在不断地变化,两者都是变量。虽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但较复杂。初养鱼者可采取按月份的固定投饵率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和克服温室养鳖品质差的缺陷,把鳖种放在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有如下好处: 一是可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鱼鳖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传统养鱼高好几倍。 二是改善水中的溶氧条件,可使上层浮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06,(24):55-56
一、亲鱼的培育 1、培育池的选择 人工催产用的丁桂鱼亲鱼可通过池塘主养和混养的方法获得。混养池(培育池)的面积及对水体的要求都由混养池中的主养鱼类而定,面积小至1-2亩,大至15-20亩均可。而以丁桂鱼作为主养鱼的培育池。一般面积要求4—5亩,且要求水深在2m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 合理投饵、科学施肥和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三项重要措施。掌握好投饵量、施肥量和池水的酸度则要“三看”。 一看水温定投饵量。在适宜的温度范围(7℃—32℃)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能力越强,因而投饵量也就越大,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早春季节,当水温上升到7℃以上时就要投喂饵料,每天投1次,投饵量以存塘鱼体重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须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一、饲养池的建造。1、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微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m2,池深为40cm,宽1—2m,池埂宽20—40cm。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cm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  相似文献   

19.
技术概述: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自古就有稻田养鱼的生产习惯。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由于产量低,一般用来自给自足,很少形成商品。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行稻鱼沟凼模式,使得当地乡民经济条件明显改善。稻鱼沟凼模式是通过在稻田进行开沟建凼,对传统稻田养鱼模式进行了升级。开沟建凼对鱼来说,稻田的空间丰富了,浅水区利于鱼苗的生长,而到了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