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甲鱼养殖一大杀手,不有效预防、及时治疗将给甲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该病发病率为45%,死亡率高达80%。笔者从事甲鱼养殖近10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对该病的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1、病因。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由于有些厂家饲料只注重甲鱼生长速度,饲料中喹乙醇含量超标。用喹乙醇含量超标的饲料,在短时间内甲鱼生长速度较快。甲鱼长至100—200克左右时就易暴发该病。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粗糙,营  相似文献   

2.
<正> 甲鱼养殖的关键是管理,甲鱼自身的免疫力比其他鱼类相对要强,只要有一套成功的日常管理办法,可以实现甲鱼养殖的全过程中不生病或少发病。 一、为甲鱼提供一个安静稳定的水环境 甲鱼自身的免疫力强,健康的甲鱼病原体很难侵入,但是当甲鱼的体表受伤时,水中的病原体就会很容易侵袭甲鱼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1.人为因素: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可造成鳖体机械损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高,以导致甲鱼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人为因素是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环境因素:环境的污染或水质及底质的恶化,不但会影响甲鱼的正常新陈代谢,而且还会引起鳖体内有害物质的分解及某些病原体的滋长。3.微生物因素:大多数甲鱼疾病均  相似文献   

4.
<正>甲鱼温室养殖的生产成本主要是饲料、能源、苗种等,单项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科学投喂减少饲料的浪费,水体污染小,换水周期延长;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饲料系数;生物制剂的应用既调节甲鱼肠道微生态系统,提高成活率,又能建立水体中食物链,保持水质清爽,减少用水量。目前甲鱼温室养殖存在的问题:一是甲鱼养殖投饲量往往根据体重的多少机械决定,忽视了环境条件、水质情况、甲鱼规格、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变化,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饲料转化率低,从  相似文献   

5.
<正>甲鱼肝肿病也叫肝炎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主要发生在规格200克以上的甲鱼,发病严重的死亡率可达20%左右。笔者在指导养殖户用中草药防治甲鱼肝炎病的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厘米)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衰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厘米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2岁的高丙华,是京山县宋河镇高家畈村3组人。因甲鱼养殖失败他将甲鱼池改成了鱼塘,剩下的甲鱼苗也扔进了鱼塘里。高丙华惊喜地发现,自从鱼塘里有了甲鱼,附近鱼塘里的鱼发病时,他家鱼塘里的鱼却一点生病的迹象也没有。通过细心地观察和研究,高丙华发现,甲鱼过一段时间必须从水底浮出水面换气,恰恰是甲鱼换气的这个活动过程增加了水体容氧,给鱼塘增了氧;另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cm)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全封闭控温温室养鳖和池塘精养,甲鱼皮肤细菌性并发症频繁发生,且发病率较高,该病重点流行区域在长江流域,其次广东、海南。流行季节为6月至9月份,也是甲鱼摄食与生长旺季,此时水温为25℃至30℃,也是甲鱼发病最适时间,对幼鳖、成鳖危害很大,死亡率一般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将稚鳖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甲鱼的安全转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正>通常我们把中华鳖的常见病害分为传染性病、侵袭性病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甲鱼病三大类,其病害防治技术如下。一、传染性甲鱼病凡由细菌、霉菌或病毒引起的甲鱼病称为传染性甲鱼病。1.红脖子病病原体是产气单孢杆菌。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咽喉部、颈部红肿,行动迟缓;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不久即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分析生病的异育银鲫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对生病的个体进行检查发现鱼体颜色发黑,头顶部、下颌、口腔、眼眶、鳃盖、鳍和鳍基等部位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肛门红肿且外露。体表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打开腹腔,有腹水,肠道颜色变淡无食,肝脏组织坏死、颜色变淡变白,胆囊肿大,颜色呈墨绿色。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正> 广西崇左县读者阮功来函:“我在养殖甲鱼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种疑难病症。此病主要发生在甲鱼的嘴巴、四肢、严重时,嘴巴溃烂,四肢趾甲脱落,发病处有像人的‘青春豆’似的白色颗  相似文献   

14.
<正>涟水县水产工作站经过几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从甲鱼疾病发生特点、疾病预防措施以及常见疾病防治等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经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甲鱼疾病的特点1.潜伏期和病程长(1)健康甲鱼的抗病力强,虽受病原体侵袭,也会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才会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分析生病的异育银鲫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对生病的个体进行检查发现鱼体颜色发黑,头顶部、下颌、口腔、眼眶、鳃盖、鳍和鳍基等部位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肛门红肿且外露。体表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打开腹腔,有腹水,肠道颜色变淡无食,肝脏组织坏死、颜色变淡变白,胆囊肿大,颜色呈墨绿色。对体表、鳃丝、肠道进行切片,在50-100倍的显微镜下观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近几年发生并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且危害性极大的一种传染疾病。病鳖外部症状不明显,一般体表发白,特别在腹甲部,呈失血状态;解剖后可见肝脏肿大,土黄色或灰白色,胃部有不同程度的溃疡、糜烂,甚至穿孔,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肠道糜烂出血;一般鳖  相似文献   

17.
<正> 发病原因及其症状 该并发是由于环境的突变,鳖相互撕咬以及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由多种细菌诱发感染所致。临床症状:鳖爬上晒台后对惊忧反应迟钝,有甲鱼浮于水面死亡。病甲鱼体表糜烂,主要是背壳,硬部两侧的裙边。有的脚爪经手一抹就脱落。在头的两侧有成片的白斑(米黄色),呈疮痴状。经解剖:肝呈灰褐色、肺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通过对数家甲鱼养殖场进行长期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了甲鱼可养密度定理:一般甲鱼养殖中,甲鱼可养密度与甲鱼的背甲长的平方成反比。甲鱼可养密度计算公式为:甲鱼可养密度≤K/L2其中L为甲鱼的背甲长,即甲鱼背  相似文献   

19.
稻田生态养殖 甲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殖甲鱼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稻田环境适宜甲鱼生长,水稻生长温度也是甲鱼的适宜生长温度,稻田内有丰富的天然  相似文献   

20.
甲鱼在天然水体中生长。很少生病,人工养殖甲鱼发展很快,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例如腐皮病、甲鱼穿孔病、红底板病等发病严重,药物治疗治愈率低,即使暂时治愈复发率也高,并发症治愈就更难。而且经常用药,一方面会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甲鱼体内形成药物残留,会影响其食用。生产实践证明,在甲鱼疾病的防治上,除了科学管理和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外,做好甲鱼疾病的预防,用人工免疫方法给健康甲鱼注射特制的疫苗,使其对病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而不受疾病的感染湿得更加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甲鱼混合类毒素疫苗的制备和相关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